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另有用“涂”

另有用“涂”

头戴安全帽、手握监测仪、一跃翻上平台......这样一气呵成的动作,并非出现在田径赛场里,而是出现在建筑工地中。...
2022-12-09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正式投用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正式投用

12月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近日,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中国石化茂名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成功产出合格的99.999%高纯氢。该项目日产氢能力达6400公斤,每年可向社会供应高纯氢2100吨。作为粤西地区目前唯一的供氢项目,该供氢中心为打通茂名、阳江、江门至佛山和广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氢走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12-09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反映文字起源的贾湖刻符龟甲和新石器时代刻符彩陶钵,商周时期刻有铭文的青铜器版方鼎、何尊,刻印精致的罕见宋刻本、元刻本古籍……在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斯文在兹——中华古代文明版本展”将文献记载和文物实物相结合,实证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鼓舞着中华儿女自信自强地行进在复兴大道上。...
2022-12-09
《北京市节水条例》出台 明确“取供用排”全过程节水

《北京市节水条例》出台 明确“取供用排”全过程节水

11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45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节水条例》,从取水、供水、用水、排水和非常规水利用对水的社会循环全过程节水作出制度规定,实现从源头到末端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2022-12-05
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2-12-05
青藏高原132个湖泊近40年湖冰物候数据发布

青藏高原132个湖泊近40年湖冰物候数据发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在湖冰物候大范围动态监测与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遥感与数值模拟技术,重建了青藏高原132个湖泊1978—2016年逐年湖冰物候的完整记录。相关数据产品已同步发布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Figshare数据共享平台。...
2022-12-05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超9000只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超9000只

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5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经从1981年的7只扩展到目前的9000余只,朱鹮栖息地面积由不足5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约1.6万平方公里,朱鹮分布范围逐步向历史分布区扩展。...
2022-12-05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气温略偏低

全国大部地区降水稀少 气温略偏低

中新网12月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2月5日08时至6日08时,新疆北疆北部和南疆西部山区、西藏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浙江东部、福建中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中南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雨。内蒙古东北部的部分地区有4~5级风。...
2022-12-05
企业+园区+农户,呼玛县兴安杜鹃组培繁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企业+园区+农户,呼玛县兴安杜鹃组培繁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小雪节气过后,黑龙江省呼玛县室外已经是零下30多度,可来到呼玛镇荣边村农户张传运的温室大棚里却是绿意盎然,代育的3000盆兴安杜鹃枝繁叶茂,部分枝条已经蓓蕾初绽。地上栽培的兴安杜鹃干枝也正在苏醒,下步可以进入干切枝销售环节。...
2022-12-04
群体交流频繁,种群不断壮大!云南持续增强亚洲象保护实效

群体交流频繁,种群不断壮大!云南持续增强亚洲象保护实效

“云南亚洲象群体之间的交流频繁,种群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在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日前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介绍了栖息在云南的亚洲象现状。...
2022-12-04
2022汽车低碳环保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发布,我国汽车产品多个生态指标明显提高

2022汽车低碳环保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发布,我国汽车产品多个生态指标明显提高

12月2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度汽车低碳、环保、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我国汽车产品的多个生态指标明显提高。...
2022-12-04
“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博馆亮相,院士汪品先回忆深潜南海

“深海园林”展在上海自博馆亮相,院士汪品先回忆深潜南海

深海占海洋总体积的85%,那里是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一个永恒的“黑暗世界”。然而当科学家下潜至深海,却发现深海里也有“树木成林”。...
2022-12-04
“红树林之城”发展海洋碳汇经济,广东湛江推进海洋资源产业化

“红树林之城”发展海洋碳汇经济,广东湛江推进海洋资源产业化

碧海蓝天下,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巴斯夫等重大产业项目在快速推进建设中,为广东省湛江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奠定经济基底。...
2022-12-04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22-12-01
符合条件的密接、阳性可居家隔离? 专家:无接触感染概率低,但需细化方案

符合条件的密接、阳性可居家隔离? 专家:无接触感染概率低,但需细化方案

11月30日下午,广州海珠发布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其中提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2022-12-01
中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全线贯通

中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安管道全线贯通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海油12月1日对外宣布,中国最长煤层气长输管道——神木-安平煤层气管道工程(简称“神安管道”)全线贯通,进入试生产,将打开晋陕地区天然气外输通道,为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保供提供新助力。...
2022-12-01
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 安全运送旅客6.7亿人次

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 安全运送旅客6.7亿人次

中新网沈阳12月1日电 (记者 于海洋)2022年12月1日,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73.9万列,运行里程67117万公里,运送旅客突破6.7亿人次。为旅客出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保障。...
2022-12-01
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22-12-01
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国产电热毯、电暖器等取暖设备,颇受国际市场青睐。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电暖器、电热毯等品类对欧洲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其中电热毯出口额同比增长46.1%。取暖设备走俏海外,既反映出外国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任,也彰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2022-12-01
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中国空间站进入长期有人驻留模式

11月29日23时08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3名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正式开启。...
2022-12-01
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

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丁怡婷)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并保持较高利用水平,第四季度新能源投产并网较为集中。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通知,提出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
2022-12-01
坚定宪法自信  弘扬宪法精神

坚定宪法自信 弘扬宪法精神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步入江苏省昆山市宪法广场,主题墙上的文字十分醒目。11月30日下午,40余名今年以来由昆山市人民政府任命的机关干部身着正装,在宪法宣誓誓词墙前整齐肃立,参加宪法宣誓仪式。...
2022-12-01
国家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日,从科技部火炬中心传来消息:据初步统计,今年1至9月,173家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万亿元、营业收入36.1万亿元、出口总额3.7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6.6%、8.2%和9.6%。...
2022-12-01
日本考虑延长核反应堆使用时间,以应对能源供应紧张

日本考虑延长核反应堆使用时间,以应对能源供应紧张

日本正考虑延长当前核反应堆运行的60年年限,以应对能源供应形势紧张。...
2022-11-29
极端天气为何频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变暖为极端天气水文事件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

极端天气为何频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全球变暖为极端天气水文事件提供了有利的气候背景

11月26日,作为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16场平行论坛之一,灾害科学与灾害治理论坛在成都顺利举行。会上,多位院士专家共话我国极端天气成因及应对,以及为“一带一路”国家防灾减灾提供中国智慧。...
202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