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推动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发布时间:2022-12-05 21:58:25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我们要坚定不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重要思想更是写进了党章,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

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一,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转型正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体现了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对进一步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夺取第二个百年目标新胜利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同时,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立健全“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条件是要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治理体系,以此来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政府的决策水平,一个完善的治理体系才能凝聚政府、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的生态文明合力。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创新治理理念与方式,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将生态文明要求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之中,将生态资源绩效纳入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之中,探索GEP考核的核算理论与方法并逐步纳入干部考核任用制度。

二、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中涌现的创新性变革

十年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其中关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变革尤其明显,下面以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为研究具体典型,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系统治理。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一体化保护。抓好农业面源污染。统筹推进新安江流域化肥农药替代、畜禽规模养殖提升工程,在安徽省率先建设农药集中配送体系,十年来化肥使用量下降20%,农药使用量下降31.3%,高效低残留和生物农药使用率提高到90%。深入开展全域茶园绿色防控,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叶无农残城市。抓实工业点源污染。十年来,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220多家,整体搬迁工业企业110多家,优化升级项目510多个,特别是投入近60亿元打造循环经济园区,实现供热、脱盐、治污“三集中”,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降低了环保成本。抓牢全域环境整治。一体推进城镇污水治理和农村“三大革命”,农村垃圾治理PPP项目全域运营,加快实施农村污水治理PPP和餐厨垃圾处置PPP项目,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镇污水处理率95.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9.5%,新安江黄山段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大力发展精致农业,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山泉流水养鱼,鱼塘达9000余口,价格比普通鱼高出3倍以上,带动近4000名群众脱贫,实现“草鱼变金鱼”。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发展绿色食品、汽车电子、绿色软包装、新材料、水产业等与生态相适宜的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显著增加,昌辉汽车跻身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芯微电子等一批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录,博蓝特等一批研发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工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黄山东部开发、新安江百里大画廊等文旅重大项目加快推进,以生态为特色的摄影写生、户外运动、文化创意、休闲养生等业态蓬勃发展,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全市七成以上村庄参与旅游服务,10多万农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年收入超万元。此外,歙县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制度建设。注重推动流域乃至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强化制度建设。十年来先后出台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区县断面水质考核等70多个规范性文件,在全省率先实施“四级”河长制,实现河湖管理全覆盖。以创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为抓手,压紧压实2300多名林长责任,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等9个方面工作,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强化依法治理。用好地方立法权,创新制定全国地级市首部《河湖长制规定》,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暂行办法》等地方性法规,为生态保护和流域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全民保护。一是媒体宣传引导广大群众。邀请央视、新华社、人民网、安徽日报等中央及省级媒体对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开展密集采访,市委书记、市长发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署名文章,作专题党课报告,动员和引导干部群众一起参与生态保护的浓厚氛围。尤其是今年9月28日,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再次荣登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迅速引爆舆论热点;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入选中央党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案例精选。二是持续推广百姓喜闻乐见的“生态美超市”。编制印发《黄山市生态美超市发展规划》,建立超市会员制、积分管理制、生态红包奖励机制、扶贫济困激励制、生态文明教育制等五大工作机制。2016年来全市探索建设“生态美超市”345家,覆盖新安江流域重点乡镇。“生态美”超市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共同评选的十佳公众参与案例。三是建成新安江生态文明实践中心。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新安江生态补偿从酝酿到推进、从实践到推广到全国13个流域、18个省份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打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下新安江生态文明探索与实践的平台。

三、深刻理解认识全面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正确认识,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创造性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长期坚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是探索试验,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之路。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开展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破解现行制度框架体系下深层次瓶颈制约,深入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断拓展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的实现路径;全面加强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法规政策,创新体制机制,拓宽补偿渠道,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贯彻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基础,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增值自然资本,厚植生态产品价值,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绿色产业,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促进区域之间、流域之间实现共同富裕,助推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是“双碳”战略,坚持推动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国都是生态文明的保护者、受益者、推动者,大国选择何种模式的生态道路,对其他国家有着极大示范效应,对世界生态安全格局影响巨大。其中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这意味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付诸行动,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发展和生态治理中的话语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