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在湖冰物候大范围动态监测与模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遥感与数值模拟技术,重建了青藏高原132个湖泊1978—2016年逐年湖冰物候的完整记录。相关数据产品已同步发布在“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和Figshare数据共享平台。
湖冰物候,即湖泊的结冰和融冰日期,是反映湖泊能量平衡变化的直观指标,其变化也影响着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及下游的水文特征。研究团队集成遥感与数值模拟技术,发展了湖冰物候序列重建的技术框架,重建了高寒地区完整的湖冰物候时间序列。该数据产品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为认识青藏高原湖—气作用和长时序水热过程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揭示了青藏高原湖冰物候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发现,自高原南部向北,完全结冰期(多年平均)从15天增加至215天,即纬度每升高1度,完全结冰期增加约17.5天。在4500~5000米海拔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米,完全结冰期增加约18.9天。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的结冰时间普遍推迟、融冰时间提前、封冻时长缩短等特征表现明显。
据介绍,这一技术框架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未来可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保护和恢复与水有关的生态系统”提供监测数据,并揭示物候变化对湖泊水热交换和水生生物群的影响,为湖泊水质和水生生物群的监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