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戴安全帽、手握监测仪、一跃翻上平台......这样一气呵成的动作,并非出现在田径赛场里,而是出现在建筑工地中。
日前,江苏省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机关干部下沉帮扶第七组来到浦口区某工地开展现场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工地上一处露天存放的全新涂料桶引起了帮扶组成员夏崇铭的注意。尽管存放处是一个高台,上去不便,夏崇铭仍不放心,一定要亲自看一看、拿仪器测一测。面对四周被围挡的高平台,他不假思索、一跃而上。
经过仔细检查,确定桶里都是水溶性涂料后,夏崇铭耐心地向工地负责人解释道:“相较于一般的油溶性防水材料,水溶性防水涂料中VOCs排放量更少,可以有效减轻对空气造成的污染,所以我们倡导使用水溶性涂料。”
“只有选择拥有合规合法‘出生证’的防水产品,企业才能手持‘通行证’在绿色施工、低碳环保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细心排查环境安全隐患,耐心讲解生态环保政策条例,第七帮扶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细节之处显担当”。
截至目前,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机关第七下沉帮扶组开展下沉帮扶11次,并对发现的问题持续跟踪整改情况,助力企业有序发展。
编辑:孙浩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