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陕西生态文明创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4-02 09:47:44   来源:中国环境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年来,陕西省积极完善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等方面综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了一批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和“两山”理论的鲜活案例及样本。自2017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陕西省12个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获评6个“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为陕西省其他地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截至目前,全省3个市(汉中、安康、韩城)、35个县(区)以规划为引领,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的建设体系,推动各地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

抓好顶层设计。为加快推进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针对不同地区创建的基础,参照国家有关文件,陕西省结合实际,印发了《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和《陕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试行)》,全面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抓规划质量。严格创建规划评审工作,把规划引领作为推动各地统筹、持续推进创建的重要抓手,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商洛市柞水县、西安市蓝田县、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规划评审,汉中市宁强县、安康市石泉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修编评审工作,为全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抓过程指导。建立全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交流联络机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线随时解答各县(区)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创建地区按时报送创建材料,强化创建工作过程指导,确保把创建的基础性工作做扎实。抓示范带动。通过各级媒体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典型事迹和成功经验,为各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树立标杆,通过示范效应提升各地申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的积极性。

各地以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筑牢绿水青山的生态基础;发展壮大生态经济,持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健全绿水青山的保护机制,为实现“两山”理论转化提供保障。各地总结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的经验,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路径,树立了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示范样板。

陕西生态文明创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宝鸡市凤县

凤县是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实验区”、中国林麝之乡、中国花椒之乡。近年来,凤县坚持“绿色发展、聚力转型突破”的目标,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探索生态优势转化的科学路径。聚焦工业转型。以生态化、集群化为方向,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推进矿山技改、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工业转型升级。聚焦生态农业。精心打造大红袍花椒、高山无公害蔬菜、地道中药材、中峰养殖和林麝养殖“五大特色产业基地”。聚焦全域旅游发展。深度挖掘红色文化、羌文化、乡村民俗等旅游资源,形成了生态游、康养游、红色游、研学游、民俗游等板块。聚焦机制创新。成立镇级生态环境所,建立生态网络管理体系,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2021年凤县地表水达到II类水质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61天,森林覆盖率80.4%,人均绿地面积36.4平方米。

汉中市佛坪县

佛坪县地处秦岭南麓,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氧吧之称,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秦岭“四宝”齐聚于此,是“大熊猫的家园”和“中国山茱萸之乡”,是陕西省首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县之一,也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调水点。

近年来,佛坪县坚守“两山”理论,实施“生态立县、林药兴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加快构建“一旅二养三药”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成立佛坪县“两山银行”,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探索出了“依靠山水、融合发展”的“佛坪模式”。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扎实推进三大保卫战,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连年保持稳定,居于全省前列,绘就了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整洁的静美佛坪生态画卷。以秦岭山水为本底,以“四宝”及“中国熊猫第一县”为特色,坚持多元融合,打造“一轴两翼三环四区”旅游新格局。依托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以中药材、食用菌、中蜂、土鸡、生猪、魔芋、猕猴桃、休闲农业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佛坪山茱萸、佛坪土蜂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山茱萸列入国家食药同源类物质管理试点。

陕西生态文明创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商洛市柞水县

柞水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地,植被覆盖率达88%,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最高达1.5万个以上,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60天,被誉为“城市之肺”“天然氧吧”。

柞水县大力推进生态优先战略,全面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不断创新拓展“两山”理论转化通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以“居、游、养、娱”为重点,加快打造文旅、农旅、康旅、体旅、科旅“五个融合”的旅游新模式,全面开启“秦岭闺秀、天然氧吧”品牌建设,全力打造更具魅力的“西安南花园、清肺度假地”。全力做好山水治理、环境提升、“生态+文化+发展”三篇文章,突出“柞水木耳、医药健康、文旅产业”三大品牌效应,探索形成具有“柞水特色”的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转化路径。

柞水县牛背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营盘被国际慢城联盟总部命名为西北首个“国际慢城”,柞水县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21“艾里缇斯”国际奖最美中国旅游县和年度文旅创新型示范县、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美休闲度假胜地、省级生态县、省级森林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60余个称号,涌现出了“小木耳大产业”、医药健康产业、特色乡村旅游等一大批“两山”理论转化典型案例。

宝鸡市渭滨区

宝鸡市渭滨区78%的面积位于秦岭北麓浅山林地,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穿城而过,“山、水、城、人”自然和谐相处。拥有“中华第一古物”先秦石鼓,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院坐落于此,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渭滨区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定位,发挥生态优势,统筹城乡发展,荣获了2020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2021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最美中国文化旅游区”等多项荣誉称号,清姜河被评为“最美家乡河”。

在优化城乡与产业发展布局方面,渭滨区统筹推动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文化空间系统建设,构建渭河两岸生产生活核心区、渭河水系带、秦岭保护带的“一核两带”绿色发展格局。盘活文旅资源,做优生态旅游,推动三产融合。聚焦建设国家人居环境一类县区,统筹推进“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等。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渭滨区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以生态环境建设引领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建设,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稳中向好。在西北地区成为“工业城区生态最优、生态城区工业最强”的城区之一,走出了一条具有“渭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宝鸡市麟游县

麟游县位于八百里秦川最西端,宝鸡市东北部,渭河支流漆水河上游,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隋唐时期,就在这里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隋仁寿宫、唐九成宫,留下了九成宫遗址、《九成宫醴泉铭》碑和慈善寺石窟等享誉国内外的珍贵文物和历史遗迹。

麟游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县”基本战略,全县在“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中取得显著成效,空气质量稳居关中69个县(区)前列。县域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逐渐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初见成效,区域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通过多举措筑牢生态安全防线,积极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大力培育生态文化,逐渐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多赢”之路。

汉中市宁强县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西南,地处陕西、甘肃、四川三省交界、汉江源头,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生态功能区,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蜀道明珠”等美誉。

宁强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秉持“两山”理论,坚守“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任务,突出绿色循环、生态宜居战略定位,以巩固提升良好生态本底为基础,立足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做大农业优势集群、做优产旅融合,景旅、文旅、农旅、产旅多项强势融合,生态“红利”不断激活转化成为生态经济、生态资本,“三生融合”成为宁强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以创新生态文明管理体系为突破,坚持规划引领、全民参与、系统治理,积极打造秦巴腹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宁强样板”。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狠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治理、水生态保护工程,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以上标准,优良水体占比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常年在340天以上,优良率96.98%。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绿色引擎,成功探索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环境优、城镇靓、产业强、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宁强蓝、宁强绿”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靓品牌、新名片。

陕西生态文明创建助力高质量发展

安康市石泉县

石泉县地处陕南,因“城南石隙多泉、径流不息”而得名,素有“秦巴水乡·石泉十美”“丝路之源·金蚕之乡”“鬼谷故里·智慧之乡”之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南水北调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西部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

石泉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从打造宜游、宜业、宜居“三宜”石泉,到建设“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全国文化旅游名县、西北生态经济强县“三县”定位,牢固树立“两山”理论,把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激活县域生态竞争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有力抓手,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石泉县坚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各镇、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大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秦岭巴山生态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山林经济、循环农业等生态环境友好型产业,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强底气,创新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编辑:闫升才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