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中俄元首“冬奥之约”引领两国关系一起向未来

中俄元首“冬奥之约”引领两国关系一起向未来

2022年农历新年伊始,当奥林匹克五环旗即将再度在北京升起之时,普京作为首位明确表态将出席北京冬奥会的外国元首,于启程来华前夕通过新华社发表了题为《俄罗斯和中国:着眼于未来的战略伙伴》的署名文章,高度评价中俄关系,明确表示“反对体育政治化”,也为冬奥会的成功举办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正如文章中所提到,“一年之计在于春”,此次中俄元首的“冬奥之约”也是“新春之约”“未来之约”,有着开启两国关系新篇章的特殊意义。...
2022-02-05
林长制让新疆每一片森林都有守护人

林长制让新疆每一片森林都有守护人

2021年,新疆全面推行林长制,每一片森林和草原都有责任人,每一位林长都有自己的“责任田”。目前,全区已建立自治区、地、县、乡、村五级林长组织体系,设立各级林长3万余名,开展林长巡林10.3万次,发现问题2.98万余个,解决问题2.93万余个。...
2022-02-05
濒危物种在“动植物王国”再“安居”

濒危物种在“动植物王国”再“安居”

与大熊猫齐名的“国宝”,拥有“雪山精灵”之称的濒危物种滇金丝猴如今在“三江并流”腹地的高山密林中自得其所、繁衍生息,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2022-02-04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让南海“海洋热带雨林”斑斓多彩

南海是中国最美的海,但如果一位潜水爱好者5年前去海南潜水,他有可能会失望:清澈的海水之下,原本生活在这儿海底的砗磲、珊瑚踪影难觅了。...
2022-02-04
汤加火山爆发缘何搅动半个地球

汤加火山爆发缘何搅动半个地球

火山灰和大量气体从太平洋海面迅速升起,形成的蘑菇云团顶部直径达到400至500公里,火山灰达到距地面约28公里的高度。

​...
2022-02-0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组在塔希提岛附近发现巨大珊瑚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组在塔希提岛附近发现巨大珊瑚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日表示,该组织支持的科研工作组近日在南太平洋塔希提岛附近海域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珊瑚礁,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珊瑚礁之一。...
2022-02-03
藻类高效“吸碳”原理揭开

藻类高效“吸碳”原理揭开

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京都大学山野隆志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吸收二氧化碳息息相关的“LCIB”蛋白质能够根据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在叶绿体内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以便高效吸收二氧化碳。专家认为,该特性或许能够运用在其他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之中。...
2022-02-02
共享骑行助力减排!浙江人一年累计“种树”近90万棵

共享骑行助力减排!浙江人一年累计“种树”近90万棵

两轮出行,绿色出行。哈啰出行近日发布《2021浙江共享两轮数据报告》,数据显示,浙江骑行用户2021年为减排助力,效果相当于“种树”近90万棵。...
2022-02-02
冬奥如期举办彰显中国实力 全球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冬奥如期举办彰显中国实力 全球冰雪运动开启新时代

在1月22日抵达北京之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行程异常繁忙,张家口赛区、各大冬奥场馆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除夕这一天下午四点,他抽出一个小时接受了记者专访。...
2022-02-01
依靠科技推进农业减排增汇

依靠科技推进农业减排增汇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2-02-01
“夫妻哨”以塔为家守护山林12年 做“森林的眼睛”

“夫妻哨”以塔为家守护山林12年 做“森林的眼睛”

李德良的大半辈子都与山相连。他出生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的山脚下,52岁那年,又从驾校教练变成了西峰山瞭望员。瞭望,防火,守林,12年一晃而过。...
2022-01-29
浙江台州整改“动真碰硬”,经济呈逆势上扬

浙江台州整改“动真碰硬”,经济呈逆势上扬

2021年12月23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召开,研究部署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会议现场播放了2021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据陈昌笋介绍,台州临海是其中问题整改的正面典型案例之一。...
2022-01-29
绿色办奥,让北京冬奥会“冰雪之约”变得“绿意盎然”

绿色办奥,让北京冬奥会“冰雪之约”变得“绿意盎然”

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在北京拉开帷幕。从申办到筹办,中国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的理念,突出科技、智慧、绿色、节俭特色,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
2022-01-27
可追溯、可认证 新平台助力再生纤维产业绿色发展

可追溯、可认证 新平台助力再生纤维产业绿色发展

我国虽然具备完整的再生纤维产业生态链,但缺少对再生纤维及其制品的追溯和可信认证体系,以次充好、比例不清、标准不一等问题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纤维制品可信平台,将促进再生纤维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2-01-27
新冠“登陆”南极,中国极地科考“零感染”

新冠“登陆”南极,中国极地科考“零感染”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南极洲亦未能幸免,智利、比利时的南极科考站相继暴发疫情。当狡猾的新冠病毒抵达南极,对地球上最纯净的一片古老大陆会带来什么影响?自疫情发生至今,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活动从未中断,截至目前一直保持“零感染”,极地医学保障是怎么做到的?...
2022-01-26
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让绿色低碳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一年校内碳排放量相当于生产1000辆汽车产生的碳排放总量;学校5栋教学楼一年浪费的电费超过10万元;每年校园浪费的食物能填满10个教室……...
2022-01-26
最环保!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传遍世界

最环保!愿二氧化碳制冰技术传遍世界

“希望北京冬奥会的二氧化碳制冰技术能传遍全世界。”国际奥委会制冰工程顾问阿·吉·萨瑟兰在24日的媒体吹风会上表达了这一心愿。...
2022-01-25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多个城市碳排放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需加紧减碳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多个城市碳排放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需加紧减碳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联合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组成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课题组,开展了中国城市碳达峰碳中和指数评价研究,最新发布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参评城市碳排放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但仍需加紧减碳。...
2022-01-25
舞钢环保:天寒工作战疫两不误

舞钢环保:天寒工作战疫两不误

在全市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曹局长多次强调要创新工作机制,确保抗疫不停,服务不停,动员各方力量,积极配合朱兰街道和谐社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局干部职工都要参与到防疫工作中去,班子带队、全体党员发挥模范作用,按照“八个一”要求,与社区工作人员结对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做好进出人员和车辆的登记和检测。...
2022-01-24
低碳星球公益展开展,深圳市民可测算绿色出行减碳量并累计碳积分

低碳星球公益展开展,深圳市民可测算绿色出行减碳量并累计碳积分

近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地铁、深铁商业、深铁时刻传媒、深圳特区报与腾讯联合打造的“低碳星球”公益展上线。深圳市民在深圳地铁9、10、11号线的部分站点,都可以参与体验,用绿色出行减少的碳排放量,养成自己专属的“低碳星球”。...
2022-01-24
唐毅代表:乌海坚决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唐毅代表:乌海坚决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在此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两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乌海市委书记唐毅表示,乌海市将坚定坚决抓好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高水平保护,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
2022-01-23
冬奥村预开村:为世界冰雪健儿营造家的感觉

冬奥村预开村:为世界冰雪健儿营造家的感觉

随着三大赛区冬奥村23日迎来预开村时刻,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近在咫尺。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进行期间,冬奥村将为世界各地的冰雪健儿营造家的感觉。...
2022-01-23
北京冬奥会具体的低碳目标有哪些?

北京冬奥会具体的低碳目标有哪些?

早在申办之初,实现绿色办奥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承诺。特别是,作为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举办的国际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具体的低碳目标有哪些?...
2022-01-22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升 湿地鸟类达260种

中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提升 湿地鸟类达260种

记者19日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天发布的《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分布有湿地植物2258种,湿地鸟类260种。...
2022-01-22
青海果洛州达日县:依托草原生态资源 走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青海果洛州达日县:依托草原生态资源 走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1月15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生态修复+产业座谈会在西宁召开。来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的专家、中电新能源专家、成都理工大学的学者等赴西宁参加座谈。...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