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打造“无废城市”,深圳的固体废物都去哪了?

打造“无废城市”,深圳的固体废物都去哪了?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4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1%、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59%、拆除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99%……近年来,我国在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统筹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自2019年入选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深圳探索超大型城市固废治理样板,被生态环境部列为典型先进“无废城市”建设案例。...
2022-02-21
林海雪原追虎16年

林海雪原追虎16年

眼前这样的林间小道,冯利民走过数千次。16年来,他就是顺着这样的小道走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密林深处,追寻东北虎的踪迹。冬天,积雪在他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伴随着这样的节奏,他时常会发现雪地上留着清晰的老虎足印,而这声音似乎也回应着他对这片林海重现“虎啸山林”的期盼。...
2022-02-20
港口春潮涌 陆海紧相连——广西北部湾港新春生产一线观察

港口春潮涌 陆海紧相连——广西北部湾港新春生产一线观察

北部湾畔,春潮涌动,万吨巨轮往来不绝,畅通有序。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钦州港码头岸桥司机谭方圆熟练地用吊臂吊起巨轮上的集装箱,平稳地放到集卡上。而在码头不远处的钦州港东站列车轰鸣,满载着各类商品开往西南、华南内陆腹地。...
2022-02-20
美媒称赞丝滑馆制冰技术:冬奥史上首次使用的环保技术

美媒称赞丝滑馆制冰技术:冬奥史上首次使用的环保技术

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冬奥会官方网站发表一篇文章,指出中国国家速滑馆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奥运会史上首次使用的环保技术。...
2022-02-18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对粮食安全不能有丝毫松懈。”...
2022-02-18
山东:创新优化考核体系 精准有效抓好落实

山东:创新优化考核体系 精准有效抓好落实

抓落实、求实效,是近年来全省上下一以贯之的理念和行动。从从严治党到激励担当,从督促落实到科学考评,从能力保障到作风建设,山东省不断完善整链条、全闭环狠抓落实工作机制,正向激励、反向倒逼广大干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2022-02-17
“螺蛳粉,小吃不‘小’!”

“螺蛳粉,小吃不‘小’!”

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我相信,将来螺蛳粉产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

——习近平...
2022-02-17
翊鸣“破空”!飞跃历史!

翊鸣“破空”!飞跃历史!

“雪飞天”的上空,阳光为苏翊鸣戴上了金牌。这最后一跳,中国少年只需张开双臂,享受世界的瞩目,俯瞰满场的欢呼。

...
2022-02-16
筑牢防控安全线 助力“无疫”家园建设

筑牢防控安全线 助力“无疫”家园建设

刚刚过去的虎年春节,新一轮疫情笼罩杭城,让往日喧嚣的城市寂静了下来,让人们的生活放慢了脚步。居民小区内随着宅家和居家隔离户的增多,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尤其易腐垃圾产生量。在春节档要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收集、清运、消杀等工作,守牢防疫这条安全线,对社区、物业服务企业来说极具强度和挑战。杭州市上城区彭埠街道茶亭苑社区在这一特殊时期积极做好居民生活安全防护宣传,倡导居民践行垃圾分类习惯,做到不在公共区域积存垃圾、楼道里不积存垃圾袋,卫生留死角。...
2022-02-16
厚植冰雪优势 释放冰雪红利 吉林大地热“雪”沸腾

厚植冰雪优势 释放冰雪红利 吉林大地热“雪”沸腾

北京冬奥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冬奥“火种”点燃了更多人的冰雪热情,引燃了冰雪产业飞速发展的火焰。千里之外,吉林大地上,从长白山脉到松花江畔,从滑雪场到冰雪乐园,冰雪运动热度持续升温,冰雪成为吉林大地上最“热”的词语。...
2022-02-15
两岸亲情割不断 骨肉团圆终有时

两岸亲情割不断 骨肉团圆终有时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正月十五闹元宵,天上圆月高悬,人间彩灯万盏,这是农历中国年最热闹璀璨的时刻。互联网上,“共赏灯、话团圆”话题联结两岸,同胞“云端”互动,诉说思念,共话团圆,对故乡的依恋、对至亲的想念、对友朋的挂牵汇流成深沉的海,凝结成隽永的诗。...
2022-02-15
走进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 “不下苦功夫,哪有幸福来”

走进青海省刚察县果洛藏贡麻村—— “不下苦功夫,哪有幸福来”

正午暖阳下,红瓦黄墙藏式房,窗明几净亮堂堂。51岁的牧民索南才让抱着小外孙玩耍,屋内桌上摆满馓子、麻花和水果,炉火烧得正旺,奶茶醇香扑鼻。...
2022-02-14
武进滆湖水污染治理出实招见实效

武进滆湖水污染治理出实招见实效

夏末秋初,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公园内绿草如茵,树木葱郁。湖水清澈见底,园区处处见景。“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现在是生态乐园了,周围的人都喜欢过来散步或者锻炼。”附近居民赵倩说。
...
2022-02-14
“国潮”品牌闪耀冬奥舞台 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成长

“国潮”品牌闪耀冬奥舞台 折射出中国企业的成长

北京2022年冬奥会,不仅是体育健儿竞技的赛场,也是中国企业中国品牌集中亮相的舞台。...
2022-02-13
共克时艰,携手向前——中国防疫“答卷”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共克时艰,携手向前——中国防疫“答卷”为奥林匹克事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2022年初,由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持续暴发,给即将举行的北京冬奥会蒙上了阴影。...
2022-02-13
安徽萧县龙城镇:能人带头兴旺葡萄产业

安徽萧县龙城镇:能人带头兴旺葡萄产业

立秋至,葡萄熟。近日,笔者驱车来到安徽省萧县龙城镇毛郢孜社区产业园。一路上,满载着葡萄的三轮车、小货车往来穿梭,公路两旁摆满了成熟的鲜食葡萄,不时有市民驻足购买。...
2022-02-12
一棵树不砍不伐也能换来钱

一棵树不砍不伐也能换来钱

走进贵州省晴隆县三宝乡,满目苍翠,一棵棵杉树笔直而自由地生长着,扮靓了乡村,也给人们美好生活的实现添了些“催化剂”。过去人们苦于贫瘠稀少的耕地而索求于山林,现在却心甘情愿地守护每一棵树木。这一切的改变,都源自于贵州省开展的单株碳汇精准扶贫项目。...
2022-02-12
国家公园全民共享 美丽中国生机盎然

国家公园全民共享 美丽中国生机盎然

2015年,我国陆续启动了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武夷山等10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12个省份,面积超过22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陆域国土面积的2.3%。2020年,我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第三方评估结果显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已基本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公园的藏羚羊从试点前的不足两万只恢复到7万余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已形成了稳定的东北虎、东北豹繁殖种群,初步实现了虎豹回归。...
2022-02-11
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城市建设

从生态文明建设到美丽城市建设

随着时代发展进程不断推进,中国已从物质文明建设时代迈向精神文明建设时代,人们更加关注深层次的精神需求。“要致富先修路”的时代早已过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当前的奋斗目标。如今中国需要有美感、有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传统的灰色构筑物正逐步被更生态、更灵动的绿色构筑物取代,在“十四五”时期“建设美丽城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022-02-11
3D雪花传递现代科技环保理念 城市固废变身长安街冬奥花坛里的朵朵雪花

3D雪花传递现代科技环保理念 城市固废变身长安街冬奥花坛里的朵朵雪花

西单路口西北角“开放冬奥”主题花坛以飘舞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为主景,配以丝带、雪花、灯笼等元素,体现了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世界人民携手共进、守望相助、共创美好未来。...
2022-02-09
水域生态变好,江豚又回来了

水域生态变好,江豚又回来了

翻滚、点头、喷水,10多头江豚时而跃出江面,时而潜入水中……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长江江豚,最近频频出现在赣江南昌段。...
2022-02-09
“冷资源”成就“热经济” 超3亿人“带旺”冰雪产业

“冷资源”成就“热经济” 超3亿人“带旺”冰雪产业

北京冬奥会从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冰雪产业投融资等维度全面提升冰雪产业发展势头。国家体育总局数据显示,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已达3.46亿。随着相关设施的完善,冰雪运动从小众潮流向全年龄段、全地域延伸。“冷资源”带来“热经济”,多家上市公司涌入冰雪产业赛道。...
2022-02-08
绿色消费新阵地,电商平台如何发力?

绿色消费新阵地,电商平台如何发力?

在日前发布的《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推动电商平台和商场、超市等流通企业设立绿色低碳产品销售专区,在大型促销活动中设置绿色低碳产品专场,积极推广绿色低碳产品。...
2022-02-08
全世界都看懂了:聚众“小”才能成真“大”

全世界都看懂了:聚众“小”才能成真“大”

4日晚是地球村狂欢之夜,预计有几十亿观众在现场或通过电视直播观看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在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历艰难时刻的当下,他们尤其为全世界冰雪健儿克服重重困难欢聚在北京、团结在五环旗下而感动,也更加被开幕式所展现和传递的瑰丽璀璨的中华文化、古老智慧的东方哲学所深深吸引并热烈共情。...
2022-02-06
新疆10年新增生态用地1.13亿亩

新疆10年新增生态用地1.13亿亩

新疆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简称“三调”)结果显示,从“二调”至“三调”10年间,新疆生态功能较强的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类合计净增加约1.13亿亩,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202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