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队伍是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措施落地见效的坚实基础,更是牢牢守住环境质量底线的重要保障,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为指针,不断加大队伍规范化建设投入,打造“政治有高度、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纪律有尺度”的全国一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铁军。
锻造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生态环境执法铁军。主动靠前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法硬件设施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装备标准化建设指导标准(2020年版)》配备执法记录仪、移动执法设备、无人机、快速检测仪等27项执法装备。设立自治区首个全流程钢铁行业实战实训基地,为全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提供生产工艺理论知识专业教学平台,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实操演练、实战模拟等培训模式。多形式开展学习练兵,提升执法人员实战本领。制定了《业务培训工作管理制度》,开办“生态环境执法大讲堂”,组织业务培训、实战比武、案卷评查等培训活动。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推荐纳入自治区执法师资库讲师1名、执法骨干人才库5名,派出11人参加国家组织的监督帮扶活动,寓教于练、寓教于战,锤炼一线执法过硬本领。
擂鼓冲锋,持续加大违法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查处、移送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44件。组织开展第三方环保机构弄虚作假专项整治、“两打”行动、“黄河清废”行动、秋冬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等,创新开展监测数据质量提升“攻坚月”活动,推动解决各类环境问题215个,核查沿黄固废堆存点位65个,移送“两打”涉罪案件5件、行政拘留案件1件,查处自主验收弄虚作假案件1件、机动车检测弄虚作假案件1件,持续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高压态势。
凝心聚力,不断扩展执法监管宽度。加强与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高效统筹执法监管活动,提升执法效能。在日常执法工作中不断巩固强化与司法部门协作配合,强化联勤联动,做好联合调查、案件移交、信息共享等工作,向公安机关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5件,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6件。通过“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检查、执法队伍交流共建等活动,开展跨部门“双随机”检查134次,组织专项执法工作5项,查处第三方监测报告弄虚作假案件1件、自然保护地违法案件1件,畜禽养殖企业环境违法案件1件,打出齐抓共管“组合拳”。
奋力攻坚,进一步延伸长效常治深度。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加强源头防范、巩固执法成效,制定《包头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偿奖励办法实施细则》《关于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蓄电池零售行业社会源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包头市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协作的通知》等制度机制,提升环境执法规范化、精准化、制度化水平。
人民至上,持续提升为民服务温度。制定《包头市生态环境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十项措施》,以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为基础,强化精准化、差异化监管,将123家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并实行动态管理。以“专家+执法”方式,为重点排污单位提供在线设施、重点治污设施运行体检服务,提升执法服务质量。依法落实“免罚轻罚”制度,下达不予处罚决定6件。多形式开展“送法入企”活动,向企业宣传法律法规,规范企业运营管理,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蹄疾步稳以致远,勇毅笃行谱新篇。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获得“自治区集体三等功”“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全国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活动表现突出集体”“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包头市工人先锋号”。新征程上,包头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为建设美丽内蒙古、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更大力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