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浑江不“浑” 碧水映城

发布时间:2022-08-09 22:19:52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波光粼粼的水面,阳光从云层中穿越,映射在吉林省东北部边关城市通化蜿蜒的浑江上。放眼望去,山雄水秀,峰峦叠翠。一排排垂钓者,迎着徐徐微风,耳听“江水潺潺”,眼见“如蓝绿水”,不亦乐乎。

如今,能在通化浑江岸边享受惬意、舒适的自然生活,得益于当地采取的水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水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截污控源,黑臭水体大“变身”

回望30年前,通化市面临着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艰难抉择。彼时,在浑江上游开办了化工、纺织、造纸、钢铁、冶炼等工厂。经济发展了,曾经让人倍感幸福的江水却一天天变黑、变臭。

“以前上游工厂排污,就没见过江水真正的颜色,江面上还经常漂浮着白色垃圾,到处臭烘烘的。”垂钓爱好者李援朝老人回忆说。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不足,2016年以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5万吨/天,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浑江。监测数据显示,浑江民主断面水质一度为劣Ⅴ类,严重影响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通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痛下决心,铁腕治污,从根本上治理浑江水污染问题。

通化市以建成区内河和水塘等封闭水体为重点,组织相关部门技术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共排查出6条黑臭水体。

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化市打包谋划海绵城市改造和黑臭水体整治PPP项目,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整治进程。

截至2019年末,总投资1.2亿元,铺设截污干管15.7公里,治理污水排口96个,市区内6条黑臭水体工程治理全部完成。

“近年来,通化市全面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配套建设管网,实现污水应收尽收,不仅日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10万吨/天,排放标准也由原来的一级B提升至一级A。”通化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张桉棋说。

张桉棋介绍,通化市强化工业企业污水管控,全市31家涉水重点排污单位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装置并联网。组织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和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专项整治、医药行业专项整治等一系列行动,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达标排放。

通过一系列组合拳,浑江流域通化段不仅实现了雨污分流,相关企业的污水处理站也全部完成提标改造,整个污水处理系统得以完善。

◎治理升级,山水美景添灵气

排污问题解决了,还需要为浑江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通化市以贯彻河湖长制为抓手,“清四乱”纵深拓展,坚持治、建、兴多点发力,推动河湖监管常态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河流全方位、全流域保护新格局。

“2019年—2021年,浑江民主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Ⅲ类水体以上标准。”张桉棋说,不仅浑江水质改善明显,通化市全域13个国控断面2021年优良水体比例为100%,名列全省第一名。

对一座城市来说,有水,才会更有灵气。通化市以“建”为核心,着力推进水岸同治生态修复,综合施策,通过突出水生态工程和项目建设,构筑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新格局。实施压柳护岸工程,促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河道原有生态功能,实现水清岸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化市在促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恢复河道原有生态功能上同样下足了“功夫”。以压柳护岸工程为例,这项最早在通化县河流流域开展的水环境治理项目,已经在全市得到推广。通化市近年来共实施绿化3453.97公里,开展造林30.3万亩、村屯绿化124个、植树1533万株。

一系列的环境治理措施,不仅让浑江焕然一新,更让全市水清景美。

“谁能想到,20多年前,浑江曾是一条‘臭水沟’,老百姓苦不堪言。现在,城市内河赏心悦目,水质好了,岸上整洁美观了,已经成了百姓驻足休闲的好去处。”市民张晓宇脸上带着笑意说。

◎人在“画”中, 发掘城市水环境之美

“我有我心底故事,亲手写上每段得失。”在通化市佟佳江生态湿地公园中心区域的演艺核心岛,一首自弹自唱的吉他曲,吸引了傍晚前来散步的市民驻足。

演艺核心岛四周水系环绕,夜幕降临,宛如一朵在水中盛开的马兰花,配上优美的旋律,市民享受着“依水而乐,择山而美”的惬意。

通化市充分发掘城市的水环境之美,在浑江沿岸,江边公园、口袋公园越来越多,佟佳江生态湿地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这座兼具演艺、景观、文化、休闲、娱乐等各项功能的生态湿地公园,规划面积为65.8公顷。公园在岸边设计了各种水上体验互动项目,让市民与水充分接触,在水中自由地玩耍,在寒冷的冬季则可作为冰上娱乐项目的举办地。

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通化市民茶余饭后“闲庭信步”的首选之地,也成为通化市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通化市治理进程的不断推进,山水相依、山水相映的绿色格局正在形成。如今的通化,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市等殊荣全部收入囊中。

此外,域内的集安市被授予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集安市、通化县、辉南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生活在有林有溪、山水环抱的城市里,真是幸福。”打开通化人的朋友圈,从城市到乡村,从高速公路到林间小路,一步一景、景美如画。

谋定而动,蓄势再出发。通化市将以水生态修复为引领,突出特色,打造一批旅游小镇,集生态观光、运动休闲、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特色生态旅游目的地。

碧波映城,城托青山,人在城中,城在画中,这座东北山城伴随着静静流淌的江水,焕发出绵长的生命力。

来源:中国环境报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