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汾河再现水韵悠悠

发布时间:2022-05-30 11:36:29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清晨,初升的太阳为汾河披上一层金色光芒。在山西省太原市汾河景区内,69岁的观鸟人汪宝栓时不时举起手中的相机“瞄”向河面、树丛。谈及自己曾经拍到的鸟类,汪宝栓如数家珍:“翠鸟、花凫、红燕鸥、白骨顶、紫鹭……印象深刻的是竟有一次拍到了国家一级保护濒危鸟类黑鹳。”

汾河是山西的母亲河,全长713公里,流经太原市境内188公里。历史上,汾河河宽水急、风景优美。后来,由于河道无序开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时候,河岸两边堆满垃圾,臭气熏天,除了麻雀,就没见过别的鸟。”家住汾河边的“老太原”郭永兴回忆说。

“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西时,对汾河治理与修复作出重要指示。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

随着《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汾河流域治理攻坚战的决定》《山西省汾河保护条例》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汾河治理驶上“快车道”。如今,汾河变美了,一个岸绿水清、点线辉映、人水相亲的景区逐步呈现在太原市民面前。

“我们将汾河景区向南北延伸。在维护湿地自身稳定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先’‘生态保水’原则。创建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促进湿地生物群落恢复繁衍。”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接待科负责人郭凡告诉记者,汾河景区建设目前已完成四期。一期工程汾河上游水进入景区湿地公园后,经过在湿地中沉淀、水生植被吸收、微生物降解等一系列生物净化,水体逐渐清澈。2020年,汾河景区全段水质退出劣V类。“二期建成后,汾河生态系统有了显著改善。我们发现鸟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当时就有70多种了。”郭凡说。

如今,在太原观鸟人的图库里,至少有165种鸟类在汾河“安营扎寨”。在汾河边,不经意间就会“偶遇”身披白羽的白鹭。它被世界环保组织称为“空气和水质状况的监测鸟”。有它们在的地方,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汾河晚渡”景点,河道保洁员刘元生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整天打捞垃圾,累得够呛。现在河面干净了,我们的工作强度也降低不少。看着越来越美的汾河景区,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干劲儿。”

今年5月,随着汾河生态修复治理四期工程全面完成,太原汾河景区形成了全长43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形成如此规模的绿色生态长廊,对防洪排涝、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郭凡告诉记者,汾河景区夏季温度比市区低3℃至4℃,相对湿度高10%至20%,成为展现文明和谐自然之美、大气灵动现代之美、古今交融人文之美的城市生态带、景观带、文化带、形象带,进一步提升了太原的吸引力、影响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大大增强。

漫步汾河畔,“汾河晚渡”景点如诗如画;全长85公里的滨河自行车道“彩带”一般掩映在绿树花草中,为全民健身带来活力;夜晚,遍布各景区的灯饰与滨河东西路4条光带交相辉映,展现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美景……如今的汾河奔流不息,河堤两岸逶迤蜿蜒,湿地植被生机盎然。那条碧水泛波、水韵悠悠的汾河回来了。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