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疫情反复、区域冲突,全球粮食安全亮起“红灯”,但近日一个好消息传来,眼下,全国“海水稻”大规模插秧陆续展开,今年全国预计推广的“海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
何为“海水稻”
一直以来,我们都熟知“杂交水稻”,但你知道“海水稻”吗?
所谓“海水稻”,其实既不种在海里,也不用海水浇灌,它是耐盐碱性水稻的一个俗称。
海水稻学术上叫做“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指能在盐(碱)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单产可达300kg/亩的一类水稻品种。海水稻具有耐盐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等特点。
推广种植海水稻意义重大
我国现有18亿亩基本良田,要为14亿人口提供盘中餐腹中食。然而,我国盐碱地面积多达10多亿亩,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其中有2亿多亩是可以利用改造的。在耕地资源日益趋紧的情况下,研究耐盐碱的海水稻,有利于推进亿亩盐碱地“荒滩变良田”,突破我国18亿亩有限的耕地资源约束,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类水资源、可耕地和粮食三大危机。
与此同时,“海水稻”还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能够改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让大地死灰复燃。海水稻可以广泛种植于滩涂等盐碱地,有利于改善地区的生态系统,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让了无生气的大地重新焕发生命活力,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提供一点点帮助。
传承袁隆平院士的拓荒精神
事实上, “海水稻”一直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努力推广的。
据了解,至少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就开始研究耐盐碱水稻。但在2012年前后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开始研究这一领域后,“海水稻”这个词才受到舆论关注。
2012年,袁隆平院士在青岛发起成立青岛海水稻团队,此后一直致力于海水稻的研发、示范与推广。
中国约有1亿公顷盐碱地。袁隆平院士生前曾提出“为中国改良一亿亩盐碱地,在世界推广十亿亩杂交水稻”的目标。
2020年,袁隆平院士提出海水稻“十百千工程”,即在全国开展海水稻推广种植,当年完成种植10万亩海水稻,完成100万亩盐碱地综合利用,完成1000万亩可利用的盐碱地储备,并利用8-10年改良一亿亩盐碱地,实现盐碱地变粮仓的目标。
从2012年到2022年,耐盐碱的“海水稻”已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产业化、规模化推广。截至2021年底,全国“海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分布在黑龙江、山东、江苏、新疆、内蒙古、浙江等十多个省份,品种覆盖全国四大类典型盐碱地。
袁隆平院士指出,我国海水稻研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类型多样的、丰富的土地资源利于开展各种条件下的海水稻种植研究。我国还具有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通过改良选育运用在盐碱地水稻种植中也表现出较高产量。研究团队还在探索运用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提高海水稻对稻瘟病、百叶枯病等水稻主要病害的抗病能力。
不仅如此,海水稻是海红米,营养价值比一般大米高,脱粒后的稻米呈胭脂红色。据参加过海水稻试吃的当地农民和专家表示,海水稻不仅口感不差,还很香并且也没有海水的咸味。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