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支持秸秆综合利用”,这是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日,农业农村部全面实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行动,目标是在全国建设300个秸秆利用重点县、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一场大考就此开始。
江西省莲花县率先在琴亭镇、良坊镇、六市乡、神泉乡4个乡镇开展水稻秸秆综合利用示范与推广,变废为宝,既保护了蓝天白云,又增了农民收入。颜志高 尹玉琦摄
如何完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为主攻方向。这离不开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农业农村发展需求。
对此,农业农村部提出“四个变”,即变肥料还田、变饲料养畜、变能源降碳、变基质原料。
这不难理解。变肥料还田,能够提高土壤钾素利用率,促进农田土壤固碳增汇,巩固提升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变饲料养畜,可以促进秸秆饲料转化增值,提升秸秆在种养循环中的纽带作用,壮大秸秆养畜产业。变能源降碳,能够发展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气工程、热解气化等生物质能利用,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变基质原料,可以生产非木浆纸、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产品,延伸农业产业链。
归根到底就是要采取适用的秸秆利用方式,促进秸秆利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消防救援大队消防人员走进田间地头向村民开展秸秆荒草禁烧宣传。薛乐生 宁宣庄摄
怎样开展秸秆利用重点县建设?
农业农村部指出,结合秸秆利用潜力、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因素,优先在秸秆资源量较大县(市、区)范围内遴选建设秸秆利用重点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整体推进。
根据公布的全国秸秆资源量较大县(市、区)名单,河南省、山东省、河北省占据前三,分别有108、92、87个秸秆资源量较大县(市、区),2022年分别需要建设28、20、19个秸秆利用重点县,建设不少于56、40、38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数。
值得一提的是,东三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不含北大荒集团)虽然全国秸秆资源量较大县(市、区)总量并不靠前,但需要建设的秸秆利用重点县和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数量并不少。
在展示基地方面,各省份根据部署安排,要选择基础条件好的田块(企业或主体)建设,示范展示秸秆利用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秆利用模式。
此外,还要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规范收储组织、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体系。还田比例超过40%以上的秸秆利用重点县,布设不少于1个秸秆还田生态效应监测点位,开展秸秆还田效果监测与评价。支持有基础、有意愿的秸秆利用重点县,探索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秸秆生态补偿制度。
编辑:徐爱杰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