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提振消费是下半年巩固经济复苏的首要抓手

发布时间:2023-07-27 09:46:18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复苏并不十分牢固。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推动中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提振消费是首要抓手。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比2022年提升8.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8%,比2022年下降1.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0.2%,比2022年下降1.1个百分点;全国出口(人民币计价)同比增长3.7%,比2022年下降6.8个百分点。可见,消费是当前经济复苏的主要拉动力量,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速的贡献率达到77.2%。需稳固消费复苏势头,充当好“三驾马车”的头马。

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是重中之重。当前投资动能不足,经营主体预期转弱的问题尚未完全改变,出口的形势也较为严峻,欧美国家正处于通胀、加息和衰退之中,进口需求不足。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建议实施阶段性大宗消费品补贴政策,如汽车、家电、家居等购买补贴;推出消费券政策,补贴居民零售、休闲、娱乐、文旅等消费。

加大政府消费支出力度。当前,居民的消费意愿不足,储蓄意愿增强。政府消费应发力,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如失业保险支出、社保补贴支出、教育补贴、医疗补贴等,免费(或低价)向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当前阶段,财政支出要敢于为居民花钱甚至发钱(或减税),通过政府消费弥补居民消费的不足。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功能财政可以加大赤字力度,继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

着力稳定就业。居民的消费购买力来自于就业和收入。当前就业问题突出,6月,16—24岁人群失业率为21.3%,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加大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支持稳岗就业。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帮助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对经营主体实施就业补贴政策。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补贴创业投资,为创业融资提供贴息支持,切实降低创业融资成本,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支持个体经营,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稳定和扩大城乡就业。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资金成本,增强经营主体生存和发展能力。

提高居民收入。坚持共同富裕方针,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稳步提高就业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推动股市繁荣和房地产健康发展,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为低收入者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

发挥消费信贷对消费资金融通的作用。消费金融实现对个人收入的跨期配置,弥补消费者当期资金和消费需求之间的缺口。消费金融可以有效带动消费增长。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为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推出特色消费信贷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

创新消费场景。打造消费热点、消费打卡地(类似淄博烧烤),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支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等技术应用,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发展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线上办公、线上会议等无接触消费服务,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消费。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主要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当前的经济数据显示,消费复苏较为理想,需求收缩在逐渐改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自2022年10月份以来持续回落,今年6月,PPI同比下降5.4%,说明工商业原材料端的成本持续下降,供给冲击也在改善。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有所收窄,企业盈利正在修复,预期转弱也将逐步改善。因此,中国经济有信心持续复苏,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