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3-06-09 08:43:17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国网6月8日讯 6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就“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重大决策部署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举行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介绍,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有关方面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处置工作,保持了全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的总体平稳。2018年至2022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比前5年分别下降80.8%、51.4%,自然灾害死亡失踪人数比前5年下降54.3%。

实现对6900余家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在线监测

王祥喜称,按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要求,应急管理部在工作重心上更加注重防的工作,突出抓安全风险的源头防控、常态管控、监测预警、工程治理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目前,我们已实现对 6900余家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企业、3400家煤矿、2400家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在线监测,出现异常自动报警,及时响应处置。”

王祥喜提到,2023年以来,全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下降,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应急管理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了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 2023 行动,同时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对矿山安全、消防安全、危化品安全突出问题集中开展针对性整治。

“为了提升整治效果,我们紧紧围绕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紧盯电焊、切割等施工作业和露天矿边坡超设计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王祥喜介绍,应急管理部已派出多个执法小分队赴重点地区“四不两直”暗查暗访,并在主流媒体公开曝光。派出20 个综合检查组赴各地督导检查,推动整治行动落地见效。

除此之外,应急管理部按照“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的要求,持续实施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构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应急力量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中国特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目前,6个国家区域救援中心已全部开工。

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已建成投入使用

王祥喜表示,这些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应急救援能力明显提升,成功处置了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一些重特大事故。例如,去年四川泸定地震、重庆山火扑救,都非常有力、有序。这得益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和党的领导组织优势。

王祥喜指出,消防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国家队,过去承担的工作主要是防灭火,现在承担着全灾种、大应急的救援任务。近年来,应急管理部突出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这支队伍通过改革转型,现在已经建成水域、山岳、地震专业力量5000多支,救援装备现在也大大提升,列装了无人机、大型排水泵、救援机器人等应急装备。

“依靠这支队伍,在全国建设了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航空救援能力方面也明显加强。今年2月份,土耳其发生大地震以后,这支队伍抽调力量参与了国际救援行动,赢得了当地政府、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赞誉。”王祥喜说。

王祥喜表示,近年来,应急管理部统筹各种救援力量的建设和协调, 依托有关企业,特别是很多国有企业、央企,建设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102支,覆盖矿山、危化品、隧道施工等高危行业,同时建设7支专业工程抢险专业队。另外将社会力量纳入救援体系,现在大约2300支近5万人的队伍,下一步加强对社会力量的规范建设。和军队建立良好协调联动机制,在大灾的时候各种救援力量联合进行抢险救援。

在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指挥机制方面,王祥喜介绍,现在国家应急指挥总部已经建成,正在投入使用。此外,还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指挥与队伍专业指挥相结合的机制,健全军地协调联动机制,重点加强基层指挥体系和指挥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应急指挥研判能力和现场指挥能力。

“提高打大仗打硬仗的能力,按照军事化要求进行训练、提升能力。按照复杂场景进行从难训练演练、从快强化力量前置、从严强化应急准备。这几年,每年和地方一起联合开展应急演练,特别是地震救援的实战演练——今年5月在云南举行‘应急使命·2023’演习,检验锻炼高山峡谷地区抗震救援能力——在断网断电断路的极端情况下,锻炼队伍、完善预案、磨合机制,通过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战斗力。”王祥喜说。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地震预警网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地震预警网建设,四川、福建、云南等地已经开始提供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也将于2023年底竣工验收。

中国地震局局长闵宜仁介绍,大力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实施国家地震烈度速报预警工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新理念,大力提升我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工程建设目标是建立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观测网络,实现全国分钟级仪器地震烈度速报与重点地区秒级地震预警,为公众防灾避险和行业紧急处置提供服务。

“我国自主攻克多网融合、海量实时数据稳定秒级处理、多算法多中心综合决策、海量用户亚秒级信息发布等技术难题,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实现了分钟级地震速报向秒级地震预警的跨越式发展。”闵宜仁说。

闵宜仁表示,目前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任务,建成15391个地震预警站,3个国家级中心、31个省级中心、173个地市级信息发布中心,形成了由台站观测、数据处理、信息服务、通讯网络、技术支持保障五大系统构成的中国地震预警网,并在京津冀、川滇闽等地区开展试点服务。

工程投入运行之后,将为抗震救灾和减少地震人员伤亡筑牢“第一道防线”,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预警网将通过应急广播、手机、电视、专用终端等多种渠道发布地震预警信息,为目标区域用户紧急避险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预警时间;震后数分钟通过实测地震烈度测定,快速研判重灾区分布,为抗震救灾决策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依托地震预警终端、应急广播以及通讯专线等为高速铁路、核电站、油气管网、高坝水库等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和高层建筑、地下设施、大型综合体等民生基础设施自动应急响应提供地震预警信息,填补跨行业地震紧急联动处置服务空白,推动地震监测向地震灾害风险监测防控拓展,强化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

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完成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任务

国务院安委会日前在全国开展部署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行动聚焦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重大事故隐患,要求企业的“一把手”带头,学习研究并且亲自组织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治,发挥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主导作用,带动整个企业管理团队和所有从业人员落实岗位责任。

“专项行动安排所有企业先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自查自改,这期间企业可以聘请专家帮助查改,也可以申请向政府请求帮扶指导,然后再由政府监管部门开展精准严格执法。给出企业时间查改,但如果不查不改还不报告,我们就要严厉处罚,既要处罚企业,也要处罚企业‘第一责任人’。”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说。

宋元明介绍,目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动员部署任务。32个省级单位、35个国务院安委会成员单位已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并作了专题动员部署,13个行业领域制定出台了25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组织了20个综合检查组,深入到各地开展督导检查和明查暗访。各地区也派出了1000多个省级工作组分赴地市开展督促检查,截至目前,各级各部门共检查企业单位120余万家,排查隐患460余万项,其中重大事故隐患1.9万余项,处罚金额7亿多元,责令停产整顿企业3.5万余家,对30.7万家企业开展帮扶指导,兑现举报奖励450余万元。

今年主汛期东北华北等地降水偏多

当前,我国南北方都进入汛期,谈及今年的防汛形势,应急管理部副部长王道席介绍,根据最新气象、水利预测情况,今年主汛期为6月至8月,全国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东北、华北、华东、华南等地降水偏多1成以上;长江中游降水偏少2-5成。

松花江中下游、嫩江上游、黑龙江中游、珠江流域以及鄱阳湖、闽江等地可能发生较大洪水。长江上游东部和中游、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夏旱。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预计接近常年,活动路径以西行和西北行为主,主要影响我国华南和华东沿海地区。

王道席表示,为了打赢今年防汛抗旱这场硬仗,今年以来,国家防总组织核定并通报了2521名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派出8个国家防总检查组分赴全国七大流域17个重点省份开展防汛备汛检查,对于发现的主要问题,采取“一省一单”方式下达督办单。此外,国家防总汛前专门组织开展长三角地区防汛防台风联合演练和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桌面推演,进一步完善横向和纵向协同工作机制。

下一阶段,应急管理部将重点加强压实防汛抗旱各项责任、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督促强化重点工程巡查防守以及强化抢险救援和转移避险四方面的工作。

在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方面,王道席提到,应急管理部将紧盯汛情旱情发展变化,组织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滚动会商研判,根据预案和研判结果及时启动响应,适时派出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协助地方做好防汛工作。指导地方健全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及时根据预警启动响应,进一步强化直达基层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基层防汛责任人第一时间采取防范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应急管理部还将督促各地在防汛重点部位前置抢险救援力量,预置应急物资和设备。指导各地按照预案落实好转移避险措施,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地区人员,重点强化“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管”五个关键环节,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全力避免人员伤亡。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