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石材大镇变成蓝莓生产基地

发布时间:2022-04-21 09:46:30   来源:环境厅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登上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西湖镇的袁家山面北俯瞰,远处日照水库湖面荡起的层层水波,与眼前叠叠丘陵互相映衬,不时有白鹭贴在水面翻飞,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湖风光图。

在生态环境部公布的《首批美丽河湖、美丽海湾优秀(提名)案例名单》中,日照水库荣获美丽河湖提名案例第二名。

石材大镇变成蓝莓生产基地

消息传来,日照市生态环境局东港分局水管科的丁明明非常振奋:“这太让人高兴了。我自2005年从事环保工作后,一直与日照水库打交道。为保护好日照市这个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全市大力统筹推进流域内群众脱贫与生态保护修复、污染治理等工作,水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公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日照市从彻底清理日照水库上游河道存在的污染隐患,到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反哺”环库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以水源地保护为核心的美丽河湖建设新路径,为广大城市水源地建设美丽河湖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坚持生态优先,日照水库流域环境持续向好

日照水库位于日照市东港区西部,是日照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地,兼具防洪、灌溉、生态流量保障等功能,是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石。

谈起十多年前的日照水库,丁明明记忆犹新:“2010年前后的日照水库,由于上游准保护区内有许多村庄,随着经济发展,农业面源污染也日益加剧,入库河流水质指标逐年上升,加上水库周边村庄畜禽粗放养殖带来的污染,水库富营养化指标逐年上升,生态环境呈现缓慢恶化趋势,大坝前出现藻类大量繁殖生长的现象,对水源地水质安全和城市生活饮用水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位于日照水库上游的陈疃镇,是远近闻名的石材大镇,每年1.2亿元左右的产值,数百万元的地方财政收入,让石材产业成了当地经济的“顶梁柱”。

丁明明对记者说:“那时的石材产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每年到石材厂打工的人员达1000多人,在‘家门口’打工收入颇丰。但石材加工会直接危及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仅陈疃镇石材加工每年就能产生10万余立方米的锯泥锯渣。”

“我们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让广大石材业主明白保护日照水库水源的重要性,对想继续从事该行业的业主,帮助他们进入石材工业园区;对于不想从业的业主,指导他们创业,最终顺利完成石材关停工作。”丁明明说。

据了解,日照市对影响水源地用水安全的191家石材加工业户的231台大锯和800余家畜禽养殖户,依法进行了关闭拆除;建设人工湿地3800亩,加强村镇生活污水尾水处理;对3.9万亩土地通过流转等措施减少农药化肥施用。

日照市还以林水会战为切入点,建设环库3.6万亩涵养林带和50公里环库绿道,构筑环库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水库增容、水库联通及沭水东调等工程,有效保障饮水安全和下游傅疃河的生态流量。

相关数据显示,日照水库水质常年稳定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2020年氨氮和化学需氧量浓度较2015年分别下降34.8%和14.7%;水体透明度多年连续达到1.5米左右,透过水面可清晰看见鱼群自由遨游的景象。

发展生态产业,全力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1月24日下午3点,随着载有满仓鲜鱼的捕捞船缓缓靠岸,日照水库2022冬季捕鱼拉开了序幕。正宗、生态的“日照水库桃花鱼”在春节前夕“游”上了市民的餐桌。

采用“人放天养”的方式,发展以水生态生物修复系统为目标的生态渔业,打造“日照水库桃花鱼”品牌,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正是日照水库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的真实写照。

为解决日照水库周边高标准、严要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照市委托高水平团队编制《日照水库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EOD)项目实施方案》,在日照水库及其周边采取以原生态渔业、原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日照水库周边综合开发为载体,发展不用农药、化肥等“六不用”模式的生态种植业,以及“旅游+文创”开发模式下的特色旅游产业链,以“绿”生“金”,既解决了水库周边新农村发展问题,又保护了日照水库水源安全。

为发展生态产业,日照市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与库区产业结构调整、群众脱贫致富相结合,构建北方有机绿茶基地、高端林果基地等高端生态产业链,推动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转化。

在日照水库上游,记者看到,大片浅山丘陵都栽种上了蓝莓树。陪同采访的东港分局工作人员介绍,因为这里的土壤呈弱酸性,非常适宜种植蓝莓,曾经的“石材大镇”陈疃镇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蓝莓生产基地、“中国蓝莓之乡”。当地蓝莓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年鲜果产量达8000吨,综合产值近4亿元。

依托日照水库良好的生态优势,日照市还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在水库周边建设了集花海观光、特色采摘、观光造景、婚庆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景观农业景区——花仙子风景区,集种植、采摘、科研、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蓝莓采摘园——蓝莓湾和拥有100多个竹子品种的竹洞天风景区,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释放“生态红利”,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春来桃红柳绿,碧草如茵;夏季红荷连天,百花盛开;秋来苇荻摇曳,鹰飞鹭舞;冬季芦花飘扬,情趣万千。环水库景观带采用特色树种形成的18处景观节点,与万亩库面相得益彰,成为日照水库周边群众闲暇之余的“打卡地”。

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随着日照水库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全面提高,水库周边村民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活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为增加村民收入,日照市坚持落实项目土地流转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积极开展“绿色扶贫”行动,村民以棚入股、以地入园、以果入社、以技入家,通过土地流转费用、景区务工收入和项目运营等收入,实现人均年增收5万元以上。

据了解,通过环日照水库水源保护与生态工程建设,仅2017年日照市水务集团完成土地流转3.4万亩,支付土地流转费4000余万元,完成绿化近两万亩,每天用工300人(次),全年用工超过10万人(次),为周边村镇农民创收600万元。

“家里1亩半地都流转出去了,不仅流转出的土地赚钱,自己还能到蓝莓园里上班挣钱。蓝莓产业好,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跟着越来越红火。”陈疃镇石灰窑村一村民高兴地说。

蓝莓产业的快速发展,让陈疃镇的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据了解,在2006年,陈疃镇38个村没有一个村集体收入超过3万元,而如今,全镇村集体平均收入接近30万元。

在日照水库库区移民村莓香小镇,一排排整齐的二、三层洋楼和多层电梯楼房映入眼帘,社区配套建设党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文体娱乐中心等硬件设施一应俱全。

“以前在库区,冬天抗寒,夏天防汛。现在新房子铺设了地暖,通了燃气,干净整洁又不担心冬冷夏汛,交通又方便,咱们这里跟市里没啥区别,这日子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东港区陈疃镇社区村民说。

编辑:马庆和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