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奏响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

发布时间:2023-06-09 08:38:55   来源:中国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五千多年至今未曾中断且依然生机盎然的灿烂文明。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必然催生新的文化使命,呼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向新时代新征程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当前,要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要饱含深厚的文化自信,又要立足壮阔的伟大实践,更要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饱含深厚的文化自信

作为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且历经五千多年历史变迁仍保持着蓬勃生机的文明形态,中华文明时至今日依然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持续提供着丰厚滋养。文化自信需要以文化自觉为基础和前提。习近平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既是中国人民建立文化自觉的深厚文化源泉,也是激励中华儿女以深厚文化自信姿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厚实支撑。

习近平还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回望中华文明发展的悠久历史,建立在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数千年来创造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的支撑性力量;展望中华文明发展的崭新未来,这种深厚的文化自信同样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作为中华民族主心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为前提,饱含深厚的文化自信,创造出既体现中华文明厚重底蕴又充满现代气息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立足壮阔的伟大实践

任何文明都有其独特的根脉,且都有特定的实践基础。马克思在被恩格斯视为极其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鲜明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作为诞生于中国大地的中华文明,其发展、繁荣与复兴同样根植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实践。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独特的来自东方文明的贡献。尽管如此,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中国人民开始进行艰难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谱写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最为波澜壮阔的历史篇章,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为人类的进步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基点。处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时代呼唤我们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一切文明都根源于社会实践。因此,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立足中华民族壮阔的伟大实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要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

中华民族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而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精神旨向。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挺起坚硬的脊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巨变,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在于中国社会器物、制度层面的重大变革,更在于伴随其中精神方面的“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其强大的内在支撑。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的伟大变革,就是实现精神的独立自主的过程。

习近平指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随着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光荣使命就愈加明晰,以更加自信的状态、立足壮阔的伟大实践来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的内在要求就愈加迫切。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