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阿里进军房产界:成立房产部门 3年收入全贴补购房者

发布时间:2021-01-07 21:24:14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新网杭州9月16日电 (赵小燕)十几年前,易居控股董事局主席周忻曾想在淘宝承包一个房产频道,他在杭州第一次见到了阿里巴巴现任掌门逍遥子。周忻说明来意后,逍遥子提了一个尖锐问题:“能解决真房源问题吗?”

  

  当年的房产尤其是二手房,充满了钓鱼房源,周忻自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我不可能把频道承包给你,阿里不能有假房源。”逍遥子一口回绝了。

  

  但十几年来,周忻每次见到逍遥子都会提这件事,“房产也是商品,阿里作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应该有房产频道。”

  

  周忻终得所愿。9月16日,阿里正式宣布进军房产界,与易居达成合作,联合推出“天猫好房”平台。阿里和易居还联合发布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ETC),该机制将基于数字化、智能化平台的新产品,促进房产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天猫淘宝总裁蒋凡表示,天猫还是房产行业新兵,将跟合作伙伴一起,用技术创新、数据应用更好地服务潜在的4亿家庭,实现他们在居住领域的理想生活,实现房产行业下一个十年的升级。

  阿里进军房产界:成立房产部门 3年收入全贴补购房者

  房产行业数字化进程加速

  

  今年的新冠疫情可能是阿里进军房产界的催化剂。

  

  就在今年2月,阿里首次做了开发商楼盘直播销售的尝试,一众房企在线获得了大量曝光,并实现了获客。

  

  蒋凡说,这让阿里看到了线上能力和房产场景结合的可能性。过去十年,天猫已经见证了很多行业数字化,很多以线下经营为主的优秀企业全面拥抱数字化,实现了线上经营。“技术创新、商业链路的数字化会为房产行业带来新的红利,未来房产销售里,线上会是重要场景,而线下场景也会更加智能化。”

  

  事实上,房地产甚至从建造阶段就已在加速拥抱数字化。

  

  绿城乐居代建的杭州拱墅区总管堂项目,就配备了BIM5D技术的整套智慧工地大数据管理系统,建立了工地智慧中心。在该中心,各系统实时数据上传至网络平台,用网络数据来显示实际施工现场的优缺点,取长补短及时消化人、机、料、法、环的监测大数据,用科技改变原始的管理模式,做到5G技术与建筑业的应用融合。

  

  而在销售侧,各大房企也在尝试网上卖房。2019年天猫双11的万套特价房引起轰动,今年天猫618,碧桂园已经率先开设房产官方旗舰店,并借助刘涛等淘宝直播间卖房,大量楼盘、房子快速销售。

  

  “我们简单判断,房地产的市场正在快速数字化。”在天猫好房总经理卢维兴看来,这次疫情让很多房企快速上线app、小程序,房企快速成为互联网公司,很多地产老板在做直播。而消费者也越来越习惯网上选房、购房。

  

  淘宝数据显示,2019年,在淘宝看房人数有8000万,实际成交15万套。

  

  卢维兴说,以前的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家们都同意一个判断,就是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而以后的老板应该是心里有“数”,胜券在握。“未来10年数字化会成为未来房地产行业的血液。”

  

  他设想,未来开发商不再工业化大生产地盖房子,盖好房子再找人,而是买房的人告诉开发商要盖什么房子,这个时候其实钱会非常不紧张,而且所有的金融在这里会变得非常可控。“如果这样我们可能就不再觉得金融那么重要了,而且也不再觉得金融是我们的核心要素了。”

  

  天猫好房让利三年:全部补贴消费者

  

  卢维兴在现场还分享了天猫好房的计划。未来,天猫好房将打通整个看房、购房的全链路,为开发商定制专门的房产旗舰店,一起打造“智能售楼处”,让消费者可以在线上完成从看房、定金认购到金融服务的全过程。未来买房将会像逛天猫一样省心省力省钱,天猫好房也将为房产行业创造新的商业价值。

  

  同时,天猫好房至少在未来的3年内不赚钱,所有收入100%补贴购房者。

  

  阿里和易居此次共同发布的不动产交易协作机制(ETC),则基于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构建一套多方参与、高效协作的开放平台,促进房产行业的数字化升级。

  

  中华房地产投资开发商会会长、富力集团董事长李思廉对“不动产行业交易协作机制”表达了认可,宣布率先加入该机制,同时携富力集团全国优质楼盘项目,约500亿货值,加入到房产界的首次“百亿补贴”双11购房节活动之中。

  

  阿里方面介绍,今年双11,天猫将带来首次房产双11的盛宴,通过大额补贴、引入更多优质楼盘等,在房地产行业一直以来的销售旺季“金九银十”之外,再创“钻石双11”的新机遇。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