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青春在秦岭深处绽放(保护区里的年轻人)
南喆(左)与张毅在巡护路上。
核心阅读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王涧保护站地处秦岭南麓,也是黑河的水源涵养区。保护站的巡护员们承担着辖区1万多公顷土地的生态保护和监测工作。7名巡护员中,张毅、许娟娜、王江涛和南喆年龄均在31岁到35岁之间——从山间巡护到驻站、科研,如今,这4名年轻人已经成为保护站的重要力量。
厚厚的山雾堆到门口,雨下了整整一夜。天刚亮,一豆灯光下,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王涧保护站的巡护员们正在为第二天的巡护做准备。
金丝猴、羚牛、金钱豹、斑羚、红豆杉……守护这些秦岭深处的“宝藏”,巡护员们一刻不敢大意。
“走山路,几个轱辘都比不上一双脚”
在巡护员张毅的宿舍里,各种驱虫药和跌打药占据了桌子的一角。“巡护时,擦伤破皮是常有的事。”张毅告诉记者,帐篷、睡袋、巡护终端机、罗盘、急救绷带……每件都不能少。
虽然终日与山水相伴,但野外巡护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诗意,为了更换红外相机的电池和储存卡,徒步几十公里山路是常事。而被称为“路”的,有时可能只有两只脚掌宽,一面是峭壁、一面是河流。一年下来,每个人都要磨烂几双鞋。“走山路,几个轱辘都比不上一双脚。”张毅说,虽然保护站近年来新添置了汽车和摩托车,但巡护的大部分时间还是要靠好脚力。
巡护路上,经过一棵松树时,巡护员南喆和王江涛上前仔细检查。“这棵是华山松。”南喆说,“走一段就要悉心检查,要是得了松材线虫病可不得了,一传染就是一大片。”
在小王涧保护站,每个月至少有6次巡护任务,一趟巡护要干的工作可不少:检查林木病虫害、回收红外相机、收集野兽粪便、为村民宣讲环保知识……一边走,巡护记录就可以通过巡护终端机实时传输,人到不了的地方,还可以通过无人机远程查看。
“搞科学研究、使用新设备,年轻人上手快、玩得转。”小王涧保护站站长张亚弟说,现在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员中,有四成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据介绍,小王涧保护站负责的区域已设置41台红外相机,镜头捕捉到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现在,每年年底资料归档,打印出来的资料都要装满一个大纸箱。“我们掌握的数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这可以为秦岭生态保护提供更精准的一手资料。”南喆说。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得随时‘充电’”
晚饭后,巡护员许娟娜每天都有最少两小时的固定看书时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得随时‘充电’。”她说。
最令许娟娜难忘的,是与金丝猴朝夕相伴的那一年。2013年,许娟娜参加了一个金丝猴行为研究的项目,在一年的时间内追踪观察了3个金丝猴家族。最冷的时候,野外温度能达到零下18摄氏度,她要穿3条棉裤。“最后猴子都认识我了。看到研究成果发表,心里真是美。”许娟娜说。
2019年、2020年,南喆连续两年主动参加保护区组织的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研究。采集样本、制作标本、数据分析……他乐在其中,“研究问题是越钻研越有趣!从课题立项,到最终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预警防治方法,研究成果应用到了日常工作中,咋能不让人兴奋!”
“这些年,除了巡山,保护区还会提供很多科学研究的机会,这对我们来说弥足珍贵。”王江涛说。据介绍,2014年起,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了小型科研基金,鼓励年轻人开展科研和监测活动。截至目前,保护区的30多个年轻人中,先后有20多人主导或参与完成了17个科研项目。
“保护秦岭,必须建立一支有钻研精神、有干劲的基层队伍。近两年,这些年轻人发表的5篇研究论文,有3篇登上了核心期刊。我为他们自豪!”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级调研员司开创说。
“巡山几年来,越来越深爱”
“又上山呀?快进屋,婶儿刚摘的猕猴桃,来尝尝!”村民贵玉琴听到门外的脚步声,赶忙迎出门来。贵玉琴的家安在深山里,她跟小王涧保护站的“小年轻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森林防火大于天,这就是他们教我的。”贵玉琴说。
每次巡护,入户宣传生态保护和防火知识都是一项重要工作,路上碰到村民,巡护员们总不忘上前叮嘱大家几句。“要守护1万多公顷的绿色,必须得团结辖区里的300多户群众共同参与。”王江涛说。
巡山归来,张毅打开电暖炉,半分钟不到,炉子就“罢了工”。“跳闸了,我去关几盏灯。”他说。
其实相比以前,保护站的生活条件已经好了很多。以前烧煤取暖,现在换了电炉,还装了电热水器。巡护员驻站往往一扎就要十几天,大多数时间站里只有一两个人,为了排遣寂寞,还安装了一套卡拉OK。“没用过几次,人太少,越唱越觉得冷清。”张毅笑言。
虽然工作苦,但其实这几位年轻人都是从事其他工作一段时间后,自愿成为大山守护者的。“我大学学的就是林业,毕业后进过企业、当过老师,最终考虑再三,还是选择回到山里来。”张毅说,“在这心里踏实,巡山几年来,越来越深爱。”
现在,每个月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都会举办照片展。王江涛有张得意之作,是一只金钱豹注视着镜头,十分可爱。王江涛开心地说:“我们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冲这,就值!”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