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乌鲁木齐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01 09:08:14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乌鲁木齐持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让城市像海绵一样“呼吸吐纳”,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让城市美丽宜居、百姓幸福栖居。

海绵城市就是城市要像海绵一样对雨水呼吸自如,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021年6月2日,乌鲁木齐市经过多轮激烈竞选成功入围全国首批20个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定额补助资金11亿元。

乌鲁木齐是干旱缺水型城市,年降水量仅有300多毫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节水、保水、高效用水势在必行。今年,我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将以水资源利用率提升为核心,大力推进再生水设施建设项目,力争实现再生水利用率超过38%。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孙亮说:“一方面进一步挖潜再生水供应能力,推进再生水用户管网建设,二是要解决排水管网雨季冒溢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落实海绵理念。”

按照《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21年,我市明确了21个年度示范项目,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今年,我市将通过实施水进城、冒溢点整治、节水城市建设和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等,进一步强化水生态修复,通过重构、修复和改善城市水循环系统,实现城市雨水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孙亮说:“力争到2023年底,消除现状27个冒溢点以及潜在的积水点,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提升雨雪水资源的源头治理、自然下渗,减少雨雪水径流,补给地下水,改善居民居住生活环境。”

红山快评: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让生活更加美

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海绵城市不仅是净化、美化城市的“面子”工程,更是改善城市品质、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里子”工程。整齐的街道、矗立的高楼等设施可以塑造出一个城市的美丽形象,生态绿色建设、地下管网建设等“城市的里子”也同样能反映出城市建设者的服务意识。

作为距离海洋最远的城市,乌鲁木齐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填补我国绿洲海绵城市建设的空白,对新疆其余绿洲城市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也将为“一带一路”干旱区域城市提供示范。

建设海绵城市,打造生态友好的城市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这既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也是共同的责任。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