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总共保存了400多瓶烟头,本来有700多瓶,但空间不足,只能处理掉一部分。”30日,在成都市武侯区的一家青旅内,“90后”浙江小伙鲁利松打开柜子,向记者展示他发起“城市无烟头”环保活动一年多来参与者共同的劳动成果。
从四川大学毕业后,热爱成都的鲁利松与朋友一起经营一家青旅,开启创业之路。2019年,他接触了当时流行的环保运动“Plogging”。这项运动起源于瑞典,意为“一边跑,一边捡垃圾”,是一项由运动爱好者发起的公益环保运动。
不久后,受到启发的鲁利松在成都发起了“城市无烟头”活动,每周组织报名的志愿者参加。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经开展了约40期,参加者达1000余人次。记者看到,每个塑料瓶内都装满了烟头,摆放在一起略有些“壮观”。
考虑到参与者的安全以及垃圾清理的完成度,鲁利松组织的“城市无烟头”活动区别于传统的“Plogging”,主要以走路的形式开展而非跑步。“每期我都会设计不同的路线,让参与者在开展环保活动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熟悉成都这座城市。”鲁利松介绍,每次活动时长约2小时,路线长度在3公里至5公里左右。
鲁利松表示,之所以发起这项活动,是为了传播环保的意识,让更多人重视环境保护,并积极地参与进来,共同为打造美丽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现在很多人有环保意识,但可能不好意思真正迈出行动的第一步,希望能够通过‘城市无烟头’活动,鼓励更多人来共同保护环境。”
发起活动一年多来,鲁利松坦言自己逐渐看到市民的变化。“一开始基本都是年轻人参与这项活动,后来会有一些妈妈带着孩子一起来参加。”鲁利松说,最让自己印象深刻的是,有几次活动开展到中途,还有一些路过的市民主动参与进来。“大家的环保意识越来越浓了。”
谈及收集这么多烟头的原因,鲁利松告诉记者,自己未来想做一个成果展示,让更多人意识到烟头对城市环境的危害,也呼吁更多人不要随地丢弃烟头。“我想通过文创的方式展示这些烟头,目前正在与相关机构进行对接。”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