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11月28日,在马里亚纳海沟结束科考任务的“探索一号”科考船在三亚南山港码头靠泊下锚,成功实现10909米坐底纪录的“奋斗者”号也随船胜利返航。
不到一周时间里,两项航天、深海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相继在海南“亮相”,不仅让公众看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正一点点化为现实,也成为我国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勇于进取、锐意攻关的有力见证。
这反映出海南在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海南具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科技创新的有利基础和比较优势。海南科技事业的发展及科技创新地位的提升,离不开“十三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也离不开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统筹发展。
围绕海南“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根据海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十三五”期间,海南省科技厅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聚焦海南重点产业发展,不断整合优化科技资源,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通过与大院大所合作、搭建院士工作站等平台引进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创建一批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技创新平台,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推进海南科技对外交流,为我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为海南自贸港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技术的解决方案。
瞄准“海陆空”培育未来产业现代科技包罗万象,海南搞科技创新,不可能也没必要面面俱到,必须突出重点。
“十三五”期间,海南省科技厅瞄准海南最有可能突破、最迫切需要发展的南繁育种、深海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等领域,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深海探测、空天信息等领域布局建设重点实验室,努力建立与自贸港相适应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学研体系,培育海南的未来产业,用科技创新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1日公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依托文昌国际航天城、三亚深海科技城,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培育深海深空产业;发挥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优势,建设全球热带农业中心和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
5年来,在“深海”领域,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投入运行,以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海地质科技创新基地、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等平台为主体,推动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平台挂牌;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等国家海洋重大装备落户海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项目在海南实施。
在“深空”领域,海南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在三亚、文昌两市推进航空航天事业,并拟在文昌市建立中科院系统航天大科学装置,开展航天科技研发和商业航天发射业务。2019年,海南省成功发射海南首颗商业卫星“文昌超算一号”和海南首颗商业通信卫星“文昌物联一号”。此外,“三亚一号”卫星星座已启动建设,计划2021年发射。
在“南繁”等热带农业领域,围绕南繁、槟榔、椰子、橡胶等方向,海南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了20个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围绕种植、水产养殖等领域组织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306个,收获了一批科研成果,解决了一批农业技术瓶颈;不断推动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等在南繁科技城设立分院,推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三亚总部建设,推进南繁种业创新。
科研投入的多少,能反映出海南科技事业发展的蓬勃与否;科技项目瞄准的领域,可以反映海南产业发展的重心。
2016年至2019年,海南省科技厅支持67个重大科技项目立项,总投资21.4亿元,其中省财政资金6.2亿元,较“十二五”时期有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围绕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6年至2020年,海南省共立项91项,支持经费4821.3万元,支持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新技术研发,促进产业技术积累和创新,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生力军。5年来,海南省科技厅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培育和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如今高新技术企业已从2016年的201家增长到2019年的566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837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245亿元,逐步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优化科技资源 搭建创新平台科技事业的创新发展,需要创新平台、科研机构、企业齐心协力。承担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的海南,需要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的加入,整体提升海南科研实力。
中国科学院各大院所研究的都是国际国内前沿技术,近年来,海南省不断深化中国科学院合作关系,推动中科院在琼设立创建27家科技创新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科技厅先后引进中科院力学所,在文昌航天城整体规划中推动卫星总装及发射基地建设,开展相关航天科技研究和商业航天发射业务;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共建海南省降解塑料技术创新中心;引进中科院南海所设立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依托中科院深海所建设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协调海南省财政专项资金1.5亿元,与中科院力学所、华大基因等单位合作建成4家联合分实验室。
面向国家战略和海南省科技发展需求,中科院在琼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了5项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16项海南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120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及其他性质科研项目,带动省内多家科研机构人员参与技术攻关,为海南科技事业注入了强大养分。
为了发挥中科院在琼创新平台的科研力量,近两年海南省科技厅不断加大对中科院在琼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目前全省累计支持创新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研发资金共计2.5亿元,支持中科院深海所等科研院所申请国家科研资金超过10亿元。
此外,海南省科技厅协调推动中国船舶集团深海科技中心项目、中船南海舰船深远海科研试验及综合性服务保障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协助推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科教城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项目开工建设;推进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建设。
科技创新平台具有技术转移、技术研发、资源共享、孵化企业等功能,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科技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期间,海南省科技厅推动“南海海洋资源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特种玻璃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实现了大学和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当前海南省共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9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总数为54家、省互联网重点创新创业基地2家、省互联网众创空间13家、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基地15家、各类创业孵化基地33家、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6家、省级大学科技园2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省级众创空间28家,为海南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人员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创业搭建了平台。
科技事业连海外 科技成果助产业院士代表的是最高科技学术水平,海南“牵手”院士及其团队,能为海南科技创新发展增添智力与活力。
2020年11月,在海南省委组织部、海南省科技厅的合力推动下,新获批的33家院士创新平台正式挂牌运营。其中23家平台由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外籍院士领衔,为海南省加大国际科技合作提供了优质平台。
科技交流无国界,一直以来,海南十分重视推动科技交流“走出去”。“十三五”期间,海南省在热带农业、材料化工、海洋生态、生物医药等领域与德国、荷兰、法国等国合作紧密,并与不少欧盟国家的科学家、高校、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开展联合研究、共建联合实验室,人员往来与学术交流氛围活跃。
海南自贸港给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海南院士创新平台的建立,为科学工作者们提供了优质的合作平台。”挪威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尼尔斯·克里斯蒂安·斯坦塞斯的话道出了诸多与海南合作交流的院士心声。
海南省院士创新平台建设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认定5批次145家,柔性引进百余名院士和近500名院士团队成员与海南省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活动等。
人才聚集,方能推动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在2018年海南省机构改革后,海南省科技厅加挂省外国专家局牌子,为给各领域高层次外籍人才优质服务,2020年在国家外专局的支持下,海南省科技厅和海南省公安厅认真落实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简化外国人工作、居留许可审批一体化制度创新改革工作,升级改造“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系统”,推动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政务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
在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科技成果创新中,各领域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5年来,海南省科技厅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撑,以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为目标,针对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学研联合攻关,着力解决了一批农业、海洋、林业等领域的重大科技问题。
以科技助脱贫攻坚为例,5年来,海南省科技厅共派遣“三区”人才641名,从全省科研人员队伍中选派科技副乡镇长256名带着项目下乡,把农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向乡村推广,以农业新发展理念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科技力量。
“当前全省有2000多名科技特派员活跃在全省脱贫攻坚一线。”海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凡是能为农民、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的人员和团队,经过一定程序选派都可成为科技特派员,他们用接地气的方法和农户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贫困地区提高产业发展效益。
过往皆序章,未来皆可盼。新形势下,海南省科技厅将以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科学编制好全省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加强做好科技工作的使命感、荣誉感、紧迫感,紧紧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赋予科技系统的任务与使命,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科技创新发展新路径。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