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科技创新 引领未来】科研服务民生 “双轮驱动”促成果落地

发布时间:2021-01-06 15:50:04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我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服务民生的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 引领未来】科研服务民生 “双轮驱动”促成果落地

在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蔡海文研究员正带领科研团队对他们自主研发的铁路沿线安全光纤综合监测系统中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讨论。这套系统以铁路既有的通信光缆为载体,可以对高铁沿线的综合安全状况进行全面在线监测,这就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巡检,既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安全性也更有保障。团队带头人蔡海文介绍,从这个科研项目立项开始,就确立了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企业负责工程和产业化,科研院所作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主体的模式,他们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从实验室到高铁轨道应用的全流程。目前这项先进技术已经在京温、京沪、宁杭等多条线高铁线路上进行推广应用。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是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多年来开展科技创新实践工作的定位。2016年12月,我国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搭载由上海技物所研制的世界首台高轨道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升空,这台探测仪可实现高时空、高分辨率大气温度和湿度三维探测。它最快15分钟即可获取一组中国区域气象数据。作为我国大气探测的“独门秘笈”之一,该探测仪近年来在台风登陆路径预报等方面发挥了良好作用,为我国极端天气的精准预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中科院声学所东海研究站,科研人员们正在调试一套用于检测建筑或桥梁桩基垂直度的设备——超声波钻孔检测仪。这种设备基于声呐技术发展而来,并经过科研小组多年来的不断调试改进,使设备检测高度范围达到150米,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中,为测试深达百米的桩基的可靠性、安全性,这套设备就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