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后,各省份陆续召开了省级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多位省委书记将目光投向生态文明 建设环保领域重点工作,或推介成效,或部署工作,或实地调研,出实招、动真格、求实效。
“警示片”“专题会”……部署生态环保工作“动真格”
“今天这场会,我们就是要勇于查摆问题,主动揭短。”
说这话的,是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而“这场会”,指的是8月29日上午召开的安徽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与会者,是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韩俊在会上直言,当前的安徽,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处于补齐生态保护欠账、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携手打造长三角美丽中国先行区任务艰巨。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在安徽,这“三性”压力同样存在,甚至于,安徽近十年的跨越式发展,让压力与挑战更大,短板问题更加突出。
会上特别安排了一个环节,当场播放省生态环境厅拍摄制作的2023年第一、二季度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片子足有47分钟,内容是通过暗访拍摄的涉及16个市61个县(市、区)的64个生态环境问题。
主动揭短,就是要向顽瘴痼疾宣战,是进一步完善对策、见招拆招。接下来,围绕生态强省建设,安徽将重点做好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六个方面工作。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锰三角”矿业污染治理作出重要批示。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渝湘黔交界武陵山区“锰三角”污染综合整治。
9月14日上午,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主持召开花垣县“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专题会议,就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锰三角”污染问题重要批示情况进行“回头看”,并对下一阶段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9月14日的会议并不是沈晓明履职湖南以后首次谈“锰三角”矿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
沈晓明于今年3月正式出任湖南省委书记。3月31日,沈晓明就曾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调研乡村振兴、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
其间,他在花垣县龙潭镇华垣环能科技有限公司实地了解铅锌矿尾渣综合利用情况,并来到花垣镇长新村下水湾尾矿库,了解尾矿库闭库治理、矿山覆土复绿和全县矿业综合整治等情况。
“坚决防止疲劳厌战思想,保持工作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坚决防止报喜不报忧,对实际整改情况和效果保持应有警醒,对可能存在的反弹隐患不能掉以轻心,客观看待成绩和不足;坚决防止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善于借鉴‘他山之石’;坚决防止整治不全面不彻底,不能把整改周期长、难度大作为整改滞后的借口和理由,更不能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这是沈晓明在9月14日专题会上对“锰三角”综合整治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
“讲解员”“故事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新招”
“黄河在中国叫母亲之河,黄河就从我们这个地方发源的,这是青海的上游。”“白天有太阳的时候,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到了晚上就是水力发电和风力发电。这样形成的发电是一条平稳的曲线,青海24小时都可以源源不断生产出清洁的电,是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对省情如数家珍的,正是青海省委书记陈刚。
近日,由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青海省委共同主办的“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在西宁举行。
在主题展览展示现场,陈刚当起了讲解员,向来自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近30个国家的150余名政党领导人或代表介绍青海的相关情况。
能够让省委书记在宣介会上向外宾自豪介绍的,正是近年来青海省努力把青藏高原建设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高地,把国家公园打造为美丽中国的展示窗口,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的新成就。
长江上江豚嬉戏、黄海边鹬鹤齐飞、太湖里桃花水母再现身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环境实现从严重透支到明显好转。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把握好未来五年美丽江苏建设的关键期,让“美丽中国故事”在江苏大地遍地开花?
9月13日,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用宝贵的会议时间,讲述了五个故事,引发了全省上下的深入思考。
徐州贾汪区关闭淘汰高污染工业企业,在沉降严重的采煤塌陷地里“种”出了风景,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
南通市的五山地区通过拆除、搬迁散乱污企业,持续进行生态修复,从“滨江不见江”到“城市会客厅”。
宿迁市耿车镇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从远近闻名的垃圾集散地成为如今的生态和美田园,实现完美生态蝶变。
苏州张家港东沙化工园区关停低端落后化工企业,整体“腾笼换鸟”发展智能装备、新型材料等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
南京壮士断腕,“工业基地”燕子矶地区从昔日的污染重灾区蜕变成新型产业和生态宜居新城区。
这五个故事既有行政区、城市片区,也有村镇、工业园区,既有苏南,也有苏中、苏北,都是发生在江苏大地上的美丽中国故事,更是江苏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生动写照,为下一步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提供了路径参照。
“以美丽江苏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自然生态之美、绿色发展之美、城乡宜居之美、水韵人文之美、区域善治之美,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夯实生态根基、作出更大贡献。”信长星在会上向全省发出了“动员令”。
心怀“国之大者”,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十个坚持”的第一个要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抓紧研究制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清单,强化分工负责,加强协调联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从近期多位省委书记的工作中,我们也能看出,“一把手”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的深入了解和高度重视。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但在一些工作中也面临不少困难。比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等等,如果没有更多精心部署、更好协同落实,目标很难达成。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只有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才能确保相关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对一些省份的党政“一把手”进行了调整,我们期待,新征程上,“一把手”们能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迎难而上,凝聚各方合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为美丽中国建设付出更多努力。
编辑:李琳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