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小流域治理和乡村振兴相结合 “爷爷口中的清溪河回来了”

发布时间:2023-05-12 13:53:45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兴隆镇清溪河碾子湾村断面,清澈的水面倒映出一丛丛的水草,微风吹拂着水面泛起阵阵涟漪,两岸绿树成林,鱼跃虫鸣。

看着改造后的清溪河,碾子湾村村民杨波仿佛穿越时空,见到了爷爷口中的那条河:清溪河的水清澈得很,我们小时候还会下河去摸鱼。“以前我不信,这下信了。”

作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和重点预防区,近年来,德阳市中江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小流域治理和乡村振兴紧密相结合,为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美丽中江·宜居乡村”提供生态保障。

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水质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中江县3个国考断面全面达标,达到优良水体标准。其中,凯江西平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郪江象山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清溪河碾子湾村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中江县小流域治理已经初见成效。

祖辈生活的清溪河,不再停留在回忆里

清溪河属沱江左岸一级支流。杨波的祖辈,都依靠这条河生活。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当地农村生产生活污水直排及垃圾堆积现象,让河段的生态系统不堪重负,清溪河的水质也急剧恶化。尤其是,2019年—2021年,中江县出境处的水质大部分月份为Ⅳ类,部分月份甚至达到Ⅴ类。

“曾经的清溪河,就是一条‘臭水沟’,让人避之不及。河两边到处都是养鸡养鸭的,鸡粪鸭粪、生活污水都是直接往里面倒。”杨波回忆说,一到夏天,他就不敢开窗户。

老百姓在恼,政府也在愁。作为清溪河河长,中江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方懿认为,“清溪河的整治,是要长久稳定改善水质,而不是让一时的数据好看。”

中江县委县政府的思路是,在系统治理上因地制宜,在重点小流域上综合施策。

如何实施?中江县专门邀请专家实地调研、“会诊把脉”,帮助科学制定了《清溪河专项治理方案》,积极采取“减排+扩容+治理”的综合治理模式,大力整合市县各类资金资源,集中优势资源,打好工程治理攻坚战。

农村面源污染,是治理重点。中江县将河道30米范围内划定为禁养区,全面取缔畜禽养殖场,建立日常监管“塘长制”,加强水产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严禁水产养殖尾水直排入河,有效阻止了化肥农药渗入河流。据统计,近两年,德阳市以及中江县在清溪河生态修复、工程治理等各类项目中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余万元。

“河道整改不仅只是整改河道,更要与乡村振兴战略、千村示范工程相融合,让环境更美,老百姓居住得更幸福。”方懿说,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3577万元,完成90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截至2022年底,全县75%的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同时,整合各方面资金3000余万元,深入实施“厕所革命”,新改建集镇、乡村公厕297座,完成重点小流域81个村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改造2.05万户。

基础设施和生态公园“两手抓”,让小东河重拾美颜

小东河也有着同样境遇。作为凯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小东河从北至南贯穿中江县城。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人口增加,污水处理厂站、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未及时跟上,让小东河成为城区的纳污河。加之,上游农村集镇生活污水污染和畜禽养殖污染叠加,小东河水质一度恶化为劣Ⅴ类。

在中江县城区居民曾金花的印象中,以前的小东河,就是大家排废水的地方。“有时候,宁愿绕路走,味儿太大。”

为彻底改变小东河,2019年8月,中江县投资1.7亿元,启动东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东江生态公园)项目,将两岸的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县城猫儿嘴污水出厂处理。同时,完善上游3个场镇的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

据统计,2017年以来,全县投入资金约7.5亿元,建成城乡污水处理厂(站)83个,总设计处理能力6.22万吨/日,配套污水管网总长度约269公里,实现所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中江县生态环境局水生态与监测股股长曾华说,建立污水处理长效机制,只是整个小东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第一步。“城区的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才是重点。”

结合宜居公园城的总体思路,中江县在城区小东河沿岸修建全程3公里的亲水栈道,沿岸的东江公园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中江县城市建设推进中心副主任伍世春说,用打造公园的形式建立起一个生态缓冲区,有效地隔离开居民生活区。据统计,中江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21.9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76平方米,

治理长效机制和生态公园的“联手”,让小东河在2022年就达到Ⅲ类水质,为凯江西平国控断面水质提升为Ⅱ类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如今,小东河两岸已成为县城居民早晚散步、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建立长效机制,让河流分层次恢复并形成健康生态系统

清溪河和小东河只是中江县小流域治理的一个缩影。

“成效的背后,是长效机制的建立。”德阳市中江生态环境局局长刘文同说,如建立乡镇流域断面考核机制,在全县设置乡镇河流水质考核断面49个,每月进行监测和考评。同时,县财政每年预算专项资金170万元,对治理达标的乡镇予以专项奖补;对连续两个月不达标的乡镇,由县政府分管领导对该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不是一蹴而就。”刘文同说,为加大对清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管控,市县两级建立联动机制,加大对清溪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管控,严厉打击流域内的非法排污和生态破坏等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强化流域联防联控。积极同县域河流交接的罗江区、三台县、金堂县、乐至县、大英县开展流域联防联控,及时沟通流域水文、水质、水利岁修、水资源调配等信息,常态化开展跨区域河流联合巡查,交叉巡河,共同强化河流联合治理。

健全“测管协同”机制。重点河段加密布设监测点位,精准锁定污染源,强化流域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研判分析,实时跟踪水质变化,通报水质状况,对水质异常的及时启动“测管协同”,排查问题,快速处置,确保水质稳定。

“小流域治理,让河流分层次恢复,并逐渐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成了连接城乡区城并承载沿河乡村文明变迁的生态河流。”刘文同说,未来,中江县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编辑:李琳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