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生态环境局落实党中央大兴调研之风活动推行硬账硬结的办法为民办实事,赢得企业好评。
宜昌市环境保护所按照局党组部署,结合岗位实际开展了“立足岗位,奉献基层”的调研活动。今年2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要在现有医院内建设急救感染楼,按照设计方案,仁和医院新建的污水处理站临近城区主干道,恶臭气体处理后将低空无组织排放;靠近居民楼侧地面建筑也将改造为医疗废物暂存间;天然气锅炉烟囱拟设在17层大楼楼顶,高达75米。由于仁和医院周边人口密集,宜昌市生态环境局伍家岗区分局认为该项目污水处理站恶臭排放方式、医疗废物暂存间布局存在较高的环境风险,易引发群众投诉,天然气锅炉烟囱过高,不利于采样和日常运维,存在审批风险。针对这一难题,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一连找了多家技术单位寻求对策,但效果并不理想。
3月24日,宜昌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在伍家岗区走访调研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组织专家与宜昌市伍家岗区生态环境分局一同带领项目建设单位代表、环评单位负责人深入宜昌市中心医院、宜昌市中医院实地踏勘,到两家医院的污水处理站、医疗废物暂存间、燃气锅炉等现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摩交流谈体会,帮助企业点对点寻求办法。
宜昌市环境保护所帮助建设单位拿出了一套方案,建议仁和医院把污水处理站恶臭排气筒调整到门诊楼6层裙楼上方,以减轻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将锅炉烟囱排放口调整到医技楼,烟囱高度将降为20米左右,既节省成本,又便于运维和采样监测;将居民楼附近地面建筑改造为被服间,现有被服间改造为医疗废物暂存间,消除邻避效应。伍家岗区生态环境分局按此污染防治措施予以环评审批。
久久难以解决的堵点得到解决,医院领导深有体会地说:“真是太感谢了,这样的调研真实在,希望你们多来几次。”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