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守护城市“活化石”,北京明年再建20处古树保护试点

发布时间:2022-09-26 22:18:46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2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日前在国家植物园(北园)举行。记者从首都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获悉,为对全市古树及其生境整体起到有效保护,从2021年北京市不断尝试和探索保护新模式,建设了20处古树公园、古树小区、古树社区等一批保护试点。北京计划2023年再建设推出20处古树保护试点,确保每个区至少建设一处以上古树保护小区、古树社区或古树乡村。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有生命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生态、景观和经济价值。保护古树名木,是传承中华文明、保护历史见证的需要,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优良基因的需要,是建设生态文明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2015年—2021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普查结果不久前刚公布。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包括散生122.13万株、群状386.06万株,分布在城市的有24.66万株,分布在乡村的有483.53万株。

据了解,北京现存有4万余株、74种古树名木,古树见证了首都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北京市将古树名木及其生长环境统筹考量,在关注古树名木自身生长状况的同时,对古树名木生长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保护,改善根系土壤环境、扩大根系营养面积、改善生物环境、优化伴生植物,形成良性的下层植物群落,同时强化控制人为干扰、自然破坏、环境污染等要素的影响。

据了解,2021年,北京市建设了20处古树公园、古树小区、古树社区等一批保护试点。包括密云新城子“九搂十八杈”古柏主题公园、昌平十三陵康陵古树乡村、东城东四古树街巷、房山上方山古树保护小区等。据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义务植树处相关负责人曲宏介绍,已建成的20处试点覆盖了16个区,因地制宜,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试点均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累了经验。

对于未来的发展目标,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规划(2021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将实现古树名木健康状况、生长空间和群落生境的全方位保护,打造以古树主题公园、古树村庄、古树社区等构成的古树名木文化景观体系。

同时,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正向各区征集新一批试点的古树名单,计划2023年再推出20处古树保护试点,确保每区至少有一处试点,为市民带来更多绿色福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