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2022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举办 以超低排放为抓手,助力钢铁行业化危为机

发布时间:2022-08-27 20:21:45   来源:中国环境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家企业、1.7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工作。221家企业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22家完成部分环节的改造,并在中钢协网站上进行公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要明显快于非重点地区。”

8月27日,在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第十三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

刘炳江指出,钢铁超低排放改造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促进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也推动了一批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应用,带动了相关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钢铁行业要坚定信心,以超低排放为抓手,助力行业化危为机。

 “节能降耗工作是企业生存和竞争的‘硬实力’,在困难时期更是钢铁企业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特别是在当前‘双焦’价格高企的情况下,更应注重节能降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用“两促进、两优化”评价钢铁工业在新形势下减污降碳、绿色转型之路。

“两促进是市场冲击可能带来的正面效果,两优化(优化实施方案、优化政策导向)是实现和强化这种效果的必要措施。”何文波认为,今年以来,钢铁行业在遇到需求减弱、原燃料价格高涨且居高不下以及企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困难的市场压力下,节能减排会促进环境技术和工程的行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和成熟技术推广应用,从而变危为机。为此,企业要通过评估实现对技术方案和工程进度的整体优化,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强化奖优罚劣,促成优胜劣汰。

2022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举办 以超低排放为抓手,助力钢铁行业化危为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 何文波

2022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举办 以超低排放为抓手,助力钢铁行业化危为机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 刘炳江

节能减排是钢铁企业奠定生存基础、赢得市场竞争、谋划长远发展的具体抓手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重卡销量达1.01万辆,同比增加491%,新能源重卡销量前10名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唐山市占了全国近20%。”刘炳江以这个例子说明超低排放改造对钢铁企业转型发展及推动相关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表示,超级排放不仅倒逼企业优化生产流程,严格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同时,让企业下定决心取消汽车的二次倒运,实施货车进料机械化等改造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又简化了生产流程,每年可以减少一笔可观的生产成本。同时,促进运输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钢铁超低排放改造推动了铁路专用线的建设,京津冀及周边省份50条左右钢铁相关铁路专线建成开通,改变了原来90%以上的通过公路运输铁矿石港的局面。钢铁超低排放改造还为新能源重卡消费打开了高速增长通道,提供了应用场景,提振了重卡市场的消费信心,促进了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一直以来,节能减排工作是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既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也是钢铁企业奠定生存基础、赢得市场竞争、谋划长远发展的具体抓手。”何文波认为,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在污染物防治、节能降耗、低碳转型方面成效显著。

以污染物防治为例,烧结、焦炉、自备燃煤电厂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已成为标配,污染物排放标准远超日韩欧美等发达国家;无组织排放精细化管控与治理使钢铁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公转铁、新能源重卡的大力推进有效提升了钢铁行业物流环节的清洁运输水平,这些措施都是钢铁行业大气污染治理的核心举措。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累计投资已超过1500亿元。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钢铁行业涌现出了一批环境绩效A级企业、一批4A、3A级旅游工厂,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让地方的天蓝的更深、更透、更长。

在节能降耗方面,202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达到549千克标准煤,较2012年下降约53千克标准煤,下降幅度接近9%。同时,2021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平有明显提升,其中较2012年,焦炉煤气、高炉煤气放散率分别下降约41%和71%,转炉煤气吨钢回收量增加约26%。除了这些指标方面的提升外,钢铁行业能源管理方式也逐步从经验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从单一节能部门管理向企业综合协同降耗转变,从人工数据统计分析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变。

在低碳转型方面,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积极推动以低碳为统领的发展理论体系建设,提前谋划碳达峰及降碳路径,提出碳中和冶金路线图,正式发布《中国钢铁工业“双碳”愿景及技术路线图》。率先示范方面,中国宝武等企业发布低碳发展行动路线,积极推动大规模脱碳技术路线研发和示范,提前布局新能源、氢能等产业,协同上下游行业共同推进能源结构变革。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面临哪些新形势?

虽然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也要清醒的看到,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5.47%,平均销售利润率为3.10%,同比下降3.53个百分点。从月度数据看,第二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

“企业利润的下降,对于企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开展低碳转型探索等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金投入和未来预期两个方面。”何文波指出。

此外,污染物排放、低碳转型也面临更高要求。

当前,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重点地区预计2022年底基本完成。近日,河北省又率先提出在已完成12家钢铁企业创A的基础上,利用3年时间实现河北省钢铁企业全面创A。同时,超低排放改造的整体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河北省执行的新版《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相较于此前一版标准,在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方面要求均有大幅提高。

同时,随着双碳目标的“1+N”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一系列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陆续出台,对行业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提出了更为先进的指标要求,比如“到2025年炼铁、炼钢工序能效标杆水平以上的产能比例达到30%”“短流程炼钢占比到2025年达15%以上,2030年达20%以上”等,低碳转型工作面临着多重目标背景下的高质量转型压力,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

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下一步工作怎么部署?

绿色发展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两大主题之一,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断深入推进。

针对钢铁行业如何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发展、高质量完成低碳转型任务,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处处长熊哲表示,一是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二是注重提升系统能效,进一步提升钢铁企业节能管理;三是建设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和产业链;四是加强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的研发推广。

2022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举办 以超低排放为抓手,助力钢铁行业化危为机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处处长 熊哲

在有序推进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方面,熊哲指出,“对拟建、在建项目能效要全面达到标杆水平,能效低于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要在2025年前进行改造升级,届时不能够达标改造的,都要淘汰出清,处于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之间的项目,鼓励企业抓紧开展升级改造,向标杆水平看齐。同时,组织企业实施改造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一定要配合各地区制定相应的节能降碳总体实施方案,在确保经济运行、社会民生稳定的基础上,落实好改造所需资金,制定技术改造措施,加快技术改造的进程。在改造过程中,在落实产能置换等要求前提下,鼓励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先进企业不存在限制的问题,甚至于通过淘汰落后,可以进一步发展壮大。但是对于违规上马未批先进的项目,会依法依规严肃查处相关责任人员单位和企业。”

在建设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和产业链方面,熊哲强调,一是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支持和引导钢铁企业通过电力直接交易电网购电,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积极消纳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鼓励建设工业绿色微电网,支持钢铁企业充分利用大面积屋顶资源,以自建或租赁方式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提升企业绿电使用比例。二是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基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开展钢铁产品的绿色设计,开发出优质、高强、长寿命的钢铁绿色设计产品。三是有序引导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发展,鼓励有环境容量、废钢保障、市场需求的地区,布局短流程电炉钢厂,鼓励具有废钢、电价、市场等优势地区的高炉转炉长流程钢厂,通过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钢,发挥电炉短流程、炼钢工艺绿色低碳的效应。四是在产业链方面推动产业协同降碳,有序推动钢铁行业与化工行业协同低碳发展。依托钢铁企业副产的焦炉煤气、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富含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资源,科学规划钢化联产产品,推进钢化联产工艺技术攻关,实现以化固碳。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