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22-07-25 08:2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来海南澄迈品味香醇咖啡,畅游历史古村、美丽乡村,尝鲜富硒农产品,欣赏田园风光美景,是周边市县不少民众周末出行游玩的不错选择。

近年来,澄迈县依托当地区位和生态资源优势,选定大丰镇等下辖基础相对较好的特色村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农旅融合之路,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澄迈县洋道村种植的番石榴。凌楠摄

澄迈县大丰镇大丰村的“封平约亭”,是清代属琼州府澄迈县恭贵乡封平都宣讲、议事的场所,兼有驿站功能。除了约亭,这里还是古驿道、古街区、古市集所在地,依稀可见昔日街市的繁华景象。

在参观游览约亭、古街等人文古迹之余,游客们还会选择到与之毗邻的福丰咖啡山庄,要上一杯醇香的咖啡,感受乡村田园风景,体验农业采摘等活动。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澄迈县大丰镇大丰村的“封平约亭”。凌楠摄

离大丰村路程不远的才存共享农庄,同样也是一处特色乡村旅游地,咖啡馆、饭店、民宿、农家书屋、乡村旅游服务中心等一应俱全,真人CS基地、林下酒吧、蘑菇体验基地、亲子渔田等项目,深受海口周边家庭的喜爱。

位于澄迈县福山镇敦茶村委会的洋道村,近年来,则依靠番石榴带火了农旅产业发展。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澄迈县大丰镇大丰村的古街区。凌楠摄

洋道村种植上千亩番石榴,此外还种植有杨桃、莲雾等。洋道村因地制宜开发了“美丽乡村旅游+农家乐+采摘”农旅观光经济模式,每逢周末,私家车、旅游大巴车一辆辆驶入,大量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咖啡醇美,购买果蔬、禽蛋、咖啡等特色农产品。

澄迈县金江镇塘口村的水韵田园休闲农庄,依托塘口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文化和优势特色产业,开展观光、度假、休闲和多种形式体验的旅游活动。目前水韵田园休闲农庄已经初具规模,咖啡休闲业态等项目已经对外开放,醇香地道的迈山咖啡是游客到此必定品尝的。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游客在澄迈县保良村休闲喝咖啡。凌楠摄

澄迈县永发镇卜厚村保存有上百间火山岩民居建筑,田园风光优美。2018年,返乡青年吴一凡带领村民共同打造博厚田园共享农庄。他介绍,农庄以整合全村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外来资本等为基础,以当地特色田园农业为依托,以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及乡村旅游+三产融合为发展模式。

如今,在吴一凡的带动下,已有7名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入共享农庄的建设中。随着村庄环境提升,来旅游的人也多了起来。卜厚村咖啡馆,白天接待游客,晚上接待村民,高峰期座无虚席。

澄迈县老城镇罗驿村,留存四百多座火山岩建造的古民居,是海南具有代表性的火山岩传统民居建筑群。2014年,罗驿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海南澄迈:“农旅融合”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澄迈县卜厚村田园风光。凌楠摄

罗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运达介绍,罗驿村“两委”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对接文旅企业、鼓励村民开办民宿,同时深度挖掘、盘活古村落资源,保留村中古迹,建设美丽乡村。

澄迈县福山镇的保良村,是一座有着三百多年历史的古村。2019年,澄迈返乡青年王谋超等人,利用咖啡文化,在保良古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保良村体验项目丰富,有收稻谷、插秧、砍甘蔗、手冲咖啡、酿酒、木工作坊等。每逢周末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保良村逐步成“网红”打卡点。

“目前古村正在建设民宿。”王谋超说,下一步,项目团队计划扩建咖啡厂房,修缮古村民居,引进各类经营主体进驻古村,让古村持续焕发活力。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