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广播公司等外媒近日报道,不断上升的海水温度直接影响到印度渔民的生计。海水升温导致当地鱼类栖息地受损,鱼类繁殖和食物受到影响,鱼类数量骤降。渔获量下降导致以渔业为生的印度沿海居民生计维艰,尤其是从事清洗和卖鱼工作的妇女。
印度渔民出海捕鱼所获寥寥无几 来源:BBC
报道称,孟买(印度西部滨海城市)的渔民表示,以前在两三公里外的海里就能找到大量的鱼,如今却要跋涉三四十公里才能找到同样的品种。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渔民反映,当地有名的沙丁鱼几乎已经从沿海水域消失。
印度地球科学部的一份报告称,1951年至2015年间印度洋赤道区域的表面温度,以每十年0.15摄氏度的速度上升了1摄氏度(33.8华氏度)。“随着海水温度升高,鱼类会迁徙到新的地方。”印度海洋生物学家瓦尔丹·帕坦卡解释道,不断上升的水温正在破坏鱼类赖以栖息的珊瑚。和人类一样,鱼类也需要合适的栖息地。它们不得不选择离开。”
他补充道,气温上升也会影响鱼类的繁殖能力。许多鱼类依靠不同的化学信号进行繁殖。在一定条件下,雄性和雌性同时释放配子,形成新的生物体。但温度的升高改变了海水的化学成分。它们不能同时释放配子,鱼类数量就会减少。此外,高温还杀死了浮游植物,而浮游植物是鱼类主要的食物。
图为以洗鱼和卖鱼为生的印度妇女 来源:BBC
渔获量下降直接影响到印度渔民的生计。特别是当地妇女,她们是这个行业的主心骨。印度有280万人从事渔业工作,其中妇女在清洗和卖鱼工作中占了近70%。渔获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了她们的正常生活。渔获量下降还使得沿海地区居民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陷入危机。孟买马拉德的鱼类批发市场顾客表示,以前经常会以鱼为食物,如今一周只能吃到一两次。
渔获量降低还引发了捕鱼行业的恶行循环。“传统上,当地会在雨季全面禁渔三个月,为了提高渔获量政府如今将禁渔期缩短到了两个月。一些渔民还会在禁渔期偷偷非法捕鱼。这种恶行循环使得当地过度捕捞问题凸显。”马哈拉施特拉邦渔民行动委员会的负责人表示,加上海水温度上升,马哈拉施特拉邦沿岸的鱼类可能会在两到三年内灭绝。而当地人们仍没意识到这一点,这是最可怕的。
印度渔民要到数千里外的远海才能有所收获 来源:BBC
除了直接影响鱼类生存外,气温上升还导致印度沿海地区气候异常,给当地渔民带来致命打击。气温上升导致气旋出现频率增加,特别是一些巨型气旋。如2017年的飓风奥奇,导致印度南部地区受灾严重,数百名渔民被困海上,其中100多人失踪。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