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想规划自行投入建设焚烧炉用于处置危废,政策上是否鼓励,法规上是否允许,项目是否有补贴?”
“对污水站臭气排放是否同时按最严要求执行三个标准,还是仅执行环评要求的标准?请给予指导。”
“恳请省厅下放或委托3项权力,持续推进南昌市生态环境局扩权赋能。”
“恳请支持安义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
6月10日,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延彬深入南昌市,专题调研强省会战略生态环境领域落实情况,并召开强省会战略生态环境领域对接座谈会。
据悉,此次座谈会分为服务企业和服务市县政府两场,南昌市企业代表和市县政府代表纷纷提出了生态环境领域的具体困难和诉求。
徐延彬带领省生态环境厅分管厅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主动上门了解南昌市企业和基层所思所想所困所盼,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实际困难问题和地方政府提出的请求支持事项。
徐延彬还当场明确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南昌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设方案》的基础上,将深化支持南昌市争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首批联系点、支持指导南昌市开展美丽南昌建设、支持指导南昌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支持南昌市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支持南昌市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支持指导南昌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支持南昌市打造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优先安排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支持南昌市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创建、支持南昌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等十个方面的具体支持合作事项。
“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不是南昌市的‘独角戏’,而是全省‘大合唱’。凡是南昌有求、有难、有需的,能顶格就顶格、能倾斜就倾斜、能提档就提档,全力以赴把强省会战略落到实处、干在点上。努力以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南昌‘强省会、兴省会’‘先出彩、出重彩’作出生态环境部门应有的更大贡献。”徐延彬说道。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