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共青团要自觉担当尽责,始终成为组织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先锋力量。
早在新文化运动之初,陈独秀、李大钊等就注重推动青年觉醒,发挥青年力量。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一年后更名为《新青年》)时便以“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办刊宗旨。他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人权自主名言,被当时青年知识分子所推崇。1919年,李大钊所著《新旧思潮之激战》中的“须知中国今日如果有真正觉醒的青年,断不怕你们那伟丈夫的摧残;你们的伟丈夫,也断不能摧残这些青年的精神”等论述,给沉闷的中国社会带来了盎然生机。
自新文化运动由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转变成宣传马克思主义运动后,中国青年便产生了新的觉醒,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充满着无数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五四一代、北伐一代、抗日一代、解放一代、建国一代、改革一代、互联网一代……虽然身处时代不同,但每一代的中国青年都始终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共同推动了中国的进步与繁荣。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
中国青年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青年,是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是有伟大创造力的青年。
1919年,26岁的湖南青年毛泽东曾大声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此后,共青团带领广大团员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鼓舞青年踊跃投身反帝反封建等伟大斗争。
1949年以来,从青年突击队到青年垦荒队、再到青年扫盲队,从“向困难进军”到“向荒原进军”再到“向科学进军”,共青团紧扣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带领广大青年喊出“敢教日月换新天”“把青春献给祖国”等响亮口号,哪里最艰苦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青年的身影。
1978年以来,从新长征突击手到青年志愿者、再到青年文明号,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我与祖国共奋进”、再到“青春建功新时代”,“80后”“90后”“00后”敢为人先,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条战线上发挥聪明才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青春力量值得讴歌,青春人物值得礼赞!我们要争做伟大事业的突击队和生力军,到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要让一个个色彩斑斓的青春梦想,在不舍寸功中开花结果,在日夜坚守中可感可及,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我们要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为逐梦前行的伟大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石春泉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