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梦媛
11月8日,滨州市举行“身边的变化—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专场,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景军,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支队长高峰,市生态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袁东,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主任、四级调研员冯国刚出席发布会,介绍市生态环境局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把改善人民群众居住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全面推进“12158”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聚焦人居环境品质提升,让群众获得感更强狠抓“12158”民生实事工程,4项主要任务均超序时完成。助力乡村生态振兴,115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部开工建设,138处农村黑臭水体得到有效治理,实现动态清零。保障群众安静生活环境,黄河小区等16个城市功能区噪声自动监测项目已全部完成安装。实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分级管控,对39家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绩效分级管控,鼓励企业提标升级,扩大A、B级及引领性企业数量,实现对企业的科学管控、精准服务。持续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市控及以上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加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高水平保护促进高质量发展。无棣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邹平市西董街道荣获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截至目前,滨州市已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惠民县)、2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沾化区、无棣县)、3个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滨城区、博兴县、邹平市西董街道办事处)。
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提升群众生态文明素养。联合市电视台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热点,策划制作了《环保为民在行动》栏目51期,《扬尘曝光台》小视频93个,通过正面宣传、反面曝光,助推群众身边环境问题有效改善;高规格选树省级第五批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55名,成功举办2023年齐鲁生态环保小卫士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滨州站)——生态趣味运动会;高水平推进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截至10月底,全市8家环保设施单位共开放42次,接待了1900余人次。
聚焦污染防治攻坚,让群众幸福感更足
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气”质不断提升。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快速联动机制,依托智慧环保综合监管平台,实现问题快速交办整改,共处置各类大气污染问题2000余个。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重污染天气绩效评级,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修订。截至9月底,全市PM2.5实现38微克/立方米,优良率实现53.1%,综合指数实现4.55,分别较第一季度改善25.4、11.7、26.2个百分点,“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已成常态。
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水质持续改善。实施“净滩2023”专项行动,组织排查整治岸线岸滩垃圾和污水直排问题,维护126.44公里海岸线岸滩清洁。截至9月底,国省控优良水体比例保持63.6%,国省控断面全部“消Ⅴ”;近岸海域优良水体比例不断刷新历史最好水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重回身边。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守牢安全底线。持续巩固提升土壤治理,评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157个,更新确定132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00%覆盖,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得到有效保障,群众人居环境安全和“舌尖上的安全”得到切实守护。
聚焦环境监管模式,让企业发展环境更优
不断加大柔性执法和帮扶执法力度。
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生态环境执法。综合运用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方式,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
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帮扶行动,一次检查纳入多项任务,精简检查频次,实现进一次门、办多项事,不断提升依法治污水平。
大力推行包容审慎差异化监管。实施“正面清单”制度,动态筛选142家守法经营、信用良好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实现守信者无事不扰。
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手段使用率。用好智慧平台、在线监测、用电监控等科技信息化手段,实现2023年非现场执法比例提高20%。柔性施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度。列明16类“免罚”情形,对企业“无心之失”且未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予以“容错”,充分展现执法温度,减轻企业经济负担,助力企业生存发展。
持续加强环境安全风险防范。
时刻绷紧环境安全这根弦,配齐应急人员。印发《全市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方案》,紧盯167家较大、重大风险源,39家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7个化工产业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检查,指导各县(市、区)积极推进隐患排查整治,形成点、线、面全方位管控。今年以来,全市共排查企业2000余家,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1425个,形成“排查、治理、核实、销号”的闭环模式。
聚焦环境信访问题整改,让群众急难愁盼更少
今年以来积极稳妥受理群众信访952件次,按时办结率100%,并对已办结的信访案件实行回访,截至目前已回访492件,群众满意率为100%。扎实推进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工作,今年以来累计发放举报奖励32.05万元,精准打击各类敏感环境信访问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环境问题。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将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持续抓好基本公共服务品质提升工作,以更高的标准推动污染防治向纵深发展,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用生态环境“高颜值”成就生活“高品质”,加快建设品质滨州,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美滨州篇章。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