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湿地感受自然之美、到村里体验“慢生活”的惬意……如今,每逢节假日,到昆明周边村落打卡的游人越来越多。“这几年,河道更清,环境更好,家门口越来越美。”家住阳宗海新莲村的村民郑小克欣喜于家门口发生的变化。
改造后的村庄湿地
近年来,昆明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升绿美春城美誉度。以滇池流域、阳宗海流域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村污水治理,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因地制宜 清污分流刷新村庄颜值
蓝天倒映水中、绿植随风摇曳,嵩明县嵩阳镇普渡村村口的湿地格外显眼。这是嵩明县上游水库入库河流污染生态消减工程的一部分。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嵩明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游水库是嵩明县境内最大的一座中型水库,坐落于牛栏江上游河源果马河上。果马河上游(嵩明段)为上游水库的主要入流河道,流经嵩阳镇及入水库口周边4个村子。河流污染生态消减工程实施之前,村落污水沿路面或小沟排入村落雨污合流沟渠内,导致大量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果马河及上游水库。
2021年5月,一场聚力攻坚河流污染生态消减的工程启动。项目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收集周边4个村落的污水,增加支管及主管,最终排入下普渡扩建的污水处理站,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
在农村改厕工程建设过程中,嵩明将污水收集系统分布与改厕分布衔接,该项目新建污水提升泵站1座、污水处理站1座,管道沿线共设置635座污水收集池、635个地漏设施。项目实施后,村庄污水管网覆盖率达95%,杜绝了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普渡村村民李自江说,经过管网改造,村子颜值大幅提升,尤其是厕所管网改造后,家里干净了许多,异味没有了,苍蝇蚊虫也少了。
在石林彝族自治县高石哨村,通过推广卫生厕所、完成4927米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截断污染源、生物净化、建设人工湿地等措施,村里的环境大为改观。记者在村边的人工湿地看到,生态氧化塘采用了太阳能发电微循环装置,能满足污水处理过程中所需用电;经过简单处理的污水,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可用来浇灌田地。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石林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村子里污水处理量每天在40吨左右,经过净化处置,可达到一级b标的排放标准,全部用做生态景观补水和农田灌溉水。接下来,拟用3年时间,实现全县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
目前,全市已有699个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治理率较上年提高7.41个百分点。随着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推进,和普渡村、高石哨村一样,更多村庄变美了。
聚力攻坚 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打赢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昆明市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轻入河污染负荷,越来越多的村庄实现了生活污水全收集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按照《云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今年昆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低于58.33%,需完成97个行政村治理;2024年不低于63.47%,需完成61个行政村治理;2025年不低于69.44%,需完成71个行政村治理,其中滇池流域、阳宗海流域和一类县治理率不低于95%,二类县治理率不低于75%,三类县治理率不低于45%,3年内需完成新增229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农村污水治理率要从目前的50%提升到2025年的近70%。
昆明市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三年行动。昆明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军令状,成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工作专班,专班技术组分组深入现场指导帮扶县(市、区)治理工作,开展典型案例的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市政府每月进行一次工作调度,致力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幸福美好家园。
针对滇池、阳宗海等重点流域和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昆明市不断完善截污治污体系,有条件的村庄污水要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或分区域集中收集处理。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以集中收集处理为主,人工湿地、稳定塘、氧化塘、土壤渗滤等生态处理技术处理为辅。人口规模小的山区、半山区、干旱缺水的非生态环境敏感区域,以分户、分片的方式多点收集,建设“小三格”、“大三格”、稳定塘等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达到资源化利用要求后,就近就地资源化利用,有效利用水资源。
昆明市计划在3年内显著提升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形成具有春城特色、可复制推广的治理模式,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