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志愿者,在上级开展的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该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惜福社区为社会实践点,就社区目前面临些瓶颈问题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和新时代知识青年的智慧,“智助”乡村产业、生态文旅发展,受到当地百姓的高度赞扬。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文化旅游都需要新时代创新思维的支撑。作为现代大学生青春力量,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大学生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利用暑假期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青科大力量。
暑假里,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街道惜福镇社区迎来了——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工程学院“三下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志愿队。他们踏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研究探索蔬菜、庄稼的种植以及病虫防治,点对点为一些长势不好“问诊把脉”,手把手为玉米种植户消灭病虫害支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是当代大学生的应有担当。”实践团成员汪锦前说。
顶着炎日,冒着酷暑。他们走乡串户,对村庄环境整治、饮水资源安全、自建房用电安全等方面进行排查和实地调研,并梳理出问题的所在和产生的因果,为每个存在问题及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归档,建立了“移动问诊室”,实行“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为村民安全生活开出“诊方”。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阳区不断开创“湾区都市 活力城阳”建设新局面和对“美得城阳”的着力打造,惜福镇街道通过对文旅资源的整合,在这个假期,青科大的学子们利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来到惜福镇社区,他们用自己青春脚步丈量着厚重的地貌,从人、文、地、产、景等方面展开实地调研,围绕当地旅游线路、文化资源等展开创意设计出了“惜游记”文旅IP,并提出了旅游新口号“惜游记 潮生活”。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多维度感受地域文化魅力、生活韵味,让活力之美在城乡间精彩绽放,也进一步推动我们的乡村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惜福镇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卜斌祥说。
当下“三下乡”活动现已成为大学生投入乡村振兴的起点,这项伟大事业必将迸发出蓬勃活力,吸引更多大学生积极参与,使广大乡村变得更美好。此项活动不仅给基层单位和乡村带来巨大的“识”惠,还给乡村增添“智”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充实的乡村实践活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也深刻了解到,和团体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实践是我们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青科大学子志愿队实践的心声,也对此次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
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是锤炼高校青年学子进行社会的实践活动,他们用脚步丈量乡村振兴路,发挥聪明才智,以奉献之姿践行使命和担当,在服务农民群众的实践中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青春融入新时代的追梦征程中。(汪鹏、史正芳)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