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发布时间:2023-09-01 16:31:19   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富锦市是黑龙江省耕地面积最大、粮食商品化率最高的产粮大县,享有“黑土绿谷、中国粮都”的美誉。

多年来,富锦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殷切嘱托,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以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为目标,坚持“四点发力”,全面扛起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使命担当。

用好支点,打造保供高地。坚持科技“稳”粮。以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为抓手,发挥省农科院科研平台优势,引导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向富锦市集聚。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信息指挥中心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农业科技贡献率达71%,农业生产标准化覆盖率达86%。坚持改革“保”粮。以全国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为牵动,大力推广“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经营主体) +农户”模式,重点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全市全程托管面积超过70万亩。大力支持中国人寿、中国人民财产、阳光农业等保险公司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农业保险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坚持项目“增”粮。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为基础,以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建设为目标,全面实施万亩水田(永胜)、万亩旱田(漂筏)、德安(黑土保护)、福来(黑土保护)四处示范区建设,大力扶持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示范区创建。近三年来,超前谋划、主动对接争取黑土地保护建设面积80余万亩,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215万亩。

打通堵点,解决农民“三难”。金融惠农破解“种地难”。积极探索“农业大数据+金融”“保险+银行+订单+土地托管+农业科技+N”等新型支农模式,从“根”上解决农民种地难问题。2023年全市金融机构发放春耕生产贷款45.89亿元,较上年增长约15%。

扩大收储破解“卖粮难”。富锦市不断壮大粮食仓储产业,积极引进中粮、象屿金谷、万里利达等粮食仓储龙头企业,2022年中储粮直属库又落地富锦,建设仓容24.15万吨,目前富锦市粮食有效仓容达到2406万吨,是全国粮食仓储能力第一县。基本解决了富锦市及周边8个县(市)区农民“卖粮难”问题。融合共营破解“赚钱难”。大力扶持象屿生化公司、诺谱生物制造公司、绿谷酒业等企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融合共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近60万亩,带动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发展带来的增值效益。政府积极引导,全面开展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等“五代”业务,确保农民丰产又丰收,保护农民种地打粮热情。

突出亮点,建设优质农业。做优品牌农业。大力推进“富锦大米”“富锦大豆”等地理标识产品、名优农产品品牌创建,突出富锦非转基因优质农产品主产区形象。着力建设“绿谷粮都”大型电商基地,宣传推广“裕锦山”“东北小碗米”等优质品牌。做强绿色农业。在黑土保护方面,全面落实“田长制”,实施“增、保、控、养”技术,持续落实农业“三减”,市属耕地全面积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面积超过400万亩,全国第一;在种子安全方面,与省农科院紧密合作,打好种业翻身仗,全市优良品种普及率达到100%。做靓融合农业。富锦市依托4万亩优质水稻示范区,建成国家4A级景区——万亩水稻公园,是黑龙江省首家稻海田园综合体,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农业+文旅”融合新模式。景区内有全国最大最美的3D稻田画、农业研学区、运动拓展区、水上乐园区、特色民宿区和烧烤露营区等,是农旅融合、一二三产融合的样板,带动了乡村农旅收入持续增长。

聚焦要点,做强产业链条。建好“大园区”。深入落实佳木斯市“千百十”产业量级提升工程,富锦市经济开发区跻身黑龙江省两个省级绿色食品产业园之一,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开发区累计完成投资超200亿元,建成面积10平方公里。招引“大项目”。锚定“中国玉米淀粉城”目标,依托象屿生化85万吨玉米淀粉加工项目,先后引进香港海资6000吨植酸钙、大连医诺氨基酸等项目,玉米产业链不断延长补强。全面建设“中国绿色食品城”,倾力扶持花花牛乳业、大锦农全循环农业、金正油脂、福慧豆业、绿谷调味品等农业产业化项目,富锦“黑土优品”声名远播,农业价值链持续提升。开辟“大通道”。大力推进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三江平原最大的粮食物流交易中心。依托物流“大通道”,企业可从家门口装车,经“铁水联运”发往全国乃至海外,把富锦优质农产品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作者系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政协副主席、富锦市委书记)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9日   第 06 版)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