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9日,就在北京的滚滚热浪稍有降温之时,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访华。这是继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之后,近期美国政府第三位高官到访北京,也是克里就任总统气候问题特使之后第三次访华。现年79岁的克里如此频繁地穿梭于华盛顿与北京之间,凸显拜登政府在气候问题上急于与中国谋求共识与合作,也为改善中美关系“大气候”提供机遇。
近期,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成为克里到访的“背景板”。据权威机构数据,刚刚结束的6月是全球有史以来温度最高的6月。而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初步数据,7月的第一周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周。目前,全球各地都深刻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国家正遭受热浪侵袭、山火爆发和洪涝灾害。
而华盛顿的“政治气候”也对拜登政府极为不利。此前财长耶伦访华,由于她对中方的谦卑态度,被共和党人指责对中国“屈膝投降”。克里在到访中国之前,也受到美国国内强大的政治压力。7月13日,共和党议员在众议院的一场听证会上,批评克里没有对中国减排施加足够的压力。甚至有议员以中美战略竞争为由,批评他与中国进行气候谈判。
尽管这样,克里仍然坚持出访,可见此访关系之重大。首先,中美此前“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对两国都没有好处,也有损全球利益。就在克里访华期间,7月19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再次到访北京并会见中方官员。他表示,美中保持稳定关系,事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人类福祉;无论如何困难,双方都应平等相待,保持接触。斯言诚矣!这位百岁老人再次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诫两国“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和平相处”。
其次,气候问题是两国分歧相对较小、且能够产生合作成果的领域。去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时曾就相关合作达成共识。当时两国领导人强调,中美必须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加强合作。针对克里此次访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7日也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方将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的精神,同美方就气候变化相关议题深入交换意见,携手应对挑战,增进当代和子孙后代的福祉。
事实上,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中美就曾经在气候问题上多次合作。双方合作推动《巴黎气候协定》的最终签署。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期间,中美两国出人意料地发表了一份关于加快减排的联合宣言,赢得国际社会赞誉。
对于此访,克里办公室曾表示,他此行希望与中国就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实施力度和目标高远程度”进行接触,以确保定于今年年底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即便在13日受到共和党议员攻击的听证会上,克里仍表示希望中美能加快合作步伐,增加可再生能源部署,提高电网管理,为造福全球找到加快气候领域合作的途径。
最后,外界普遍期待通过克里此访实现的中美气候合作,能够改变中美关系的“大气候”,真正推动两国关系的转圜。针对17日克里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谢振华举行长达4个小时的正式会晤,外媒解读称,尽管两国关系紧张,但双方都显示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继续对话的迹象,“气候问题可能成为双方合作取得突破的舞台”。
随着布林肯、耶伦和克里先后访华,中美事实上已经恢复在多个领域的高层交流。7月12日,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应约会见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拉特纳,被美国媒体评价为“极为罕见的会面”。这是因为,中国大使并不常会见美国国防部的高级官员,这次会见意味着两国军方沟通的渠道仍未恢复,美方仍需采取切实行动,消除两国军事交流的障碍。
但需要指出的是,一则,中美气候合作并不能摆脱中美关系的“大气候”。正如中央外办主任王毅18日在会见克里时所指出的,近年来,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坚持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中方愿同美方加强对话沟通,探讨互利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中美气变合作有巨大潜力,同时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理解支持,离不开中美关系的大环境。换言之,抛开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谈中美气变合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则,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庄严承诺,目标确定不移,但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中国已经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庄严承诺和积极贡献,今后也将继续为实现“双碳目标”不懈努力。这不仅是因为中国把生态文明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更是因为中国需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实现由全球环境治理参与者到引领者的重大转变。换言之,美方不应对中方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合作具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应期待中方会在压力下作出妥协和让步。
79岁的克里为实现中美气候合作而奔走呼号,我们为他的行动点赞,也期待美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放弃成见和偏见,切实为中美关系转圜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正如王毅所言,“沟通少了问题就多,小问题会成大问题”“只要我们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沟通,相信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妥善解决的办法”。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