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社会文明的塑造者,是知识和文明的传承者。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更是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日为师,终身为母”的要求来表达对教师的敬重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为了体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除了持续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之外,还授予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一个至高无上的 “人民教师”称号,并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法定节日“教师节”。
然而,却在无意中遇到一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2021年11月16日上午,记者在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户村中学大门口意外听到一个女老师和一个男学生的对话。男学生:老师,把我的手机给我吧。女老师:你已经停课了,还敢给我要手机?你的手机是因为在课堂上被没收的,只能到你毕业的时候才能给你。现在把手机给你,你就必须退学了,你想退学吗?你考虑清楚!记者决定一探究竟,在女老师离开的时候记者跟着走进来学校的大门,请求保安联系学校校长,并自愿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履行一切手续,保安告诉记者,门岗不负责联系,只有自己打通电话才可以进去。在女老师要离开的时候,记者问女老师孩子违纪停课要停多久?女老师告诉记者,要看什么原因停课,究竟要停多久,她也不知道。
再次请求保安帮忙联系学校校长或者提供校长联系方式的时候,保安告诉记者,他们没有联系方式没办法联系,有学校的其他领导在附近,可以找他们联系。记者看到一个口罩戴在下巴上的领导摸样的人从校内走了出来,就请他帮忙联系校长,他告诉记者,他不分管这一块,不负责联系,这件事情应该门岗保安负责联系。就在记者再次请求保安帮忙联系校长的时候,一个自称主管教务但没有戴口罩的副校长与口罩戴在下巴上的领导一起走到记者面前,管教务的副校长告诉记者,现在是疫情期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禁止任何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当记者再次询问自称主管教务副校长的人是不是副校长时,他告诉记者:我不是副校长,我没有义务告诉你我是谁,你也没有权利知道我是不是副校长。在记者等待联系校长的四十余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人要求记者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还有至少五、六个人让门岗保安接听电话后进入教学楼,他(她)既不需要测量体温,也不需要配戴口罩,甚至部分人连登记都不需要。
走出学校大门后,在排队高考报名的队列中找到被停课的小伙子,他告诉记者他是高三102班的学生,在课堂上看手机时被老师发现了,手机被没收还被停了课。他回忆着告诉记者,他是上上周一(11月1日)被停课的,到现在已经16天的时间里一直在家里自习,再有几个月就高考了,也不知道老师什么时候让回来上课,小伙子说着眼睛就湿润了起来。还有其他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们老师黑(方言)着呢,不高兴了就说不准停谁的课,停课后家长只要不找关系不送礼,就别想回来上课,说白了就是报复。
记者在户村中学附近走访时,有村民告诉记者,要说停孩子们的课,不能说孩子们在学校就没有错,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哪方面把老师得罪了。现在的老师给以前的老师不一样了,以前的老师就是好好教书,现在的老师都向钱看了。他(她)补课,就让学生参加;过个教师节还要记住谁没有给人家送礼,就连谁送的啥都记得清着呢。孩子不听话家长不懂事,在学校怎么能对你家孩子好的了呢。
中午离开的时候,记者的心情异常沉重,一个高中三年级马上面临高考的孩子停课半个月,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距回班里上课的时间遥遥无期,对他来说又意味着什么?究竟是因为停课对学生是最好的教育手段,还是另有隐情?对于分秒必争的高三学生来说,如此漫长的停课过程对他的人生观、社会观会造成什么影响吗?我们的祖辈告诉我们“一日为师,终身为母”,我只想问那个女教师一句:假如是你自己的亲生儿女和这个孩子犯了同样的错误,你会让你的儿女这样遥遥无期的停课吗?同时,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们问一句,假如是你们的儿女,你们会让他(她)们享受这样的待遇吗?学校对犯错学生的惩戒,就必须让处在高三这个关键时间段对学生处以长时间的停课处罚吗?就可以让孩子们以牺牲终身幸福作为代价吗?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师德吗?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要求,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在文章结束的时候,记者只想替百姓对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们说一句,孩子们的一生掌握在你们手里,祖国的未来掌握在你们手里,你们一定要将中央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各种检查、督导、考核落到实处,如果只是将这些政策精神落实在纸上、墙上,对社会和一代一代的孩子们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你们要知道,老师不够了可以再招,把孩子们的心伤了、信任丢了,就再也找回不来了。(编辑:杨光)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