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新型消费+产业数智化 2020市场和产业趋势盘点

发布时间:2021-01-06 22:46:32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站在年末,回顾2020,即将过去的一年波澜起伏,从疫情变化到民生生活,从市场走势到行业风向,从经济发展到世界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梳理今年消费市场和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热点,消费市场与产业数智化领域呈现出的六大趋势尤为显著。


  从消费侧来看:今年的抗疫客观上催生了新型消费的新一轮高速发展;内需消费市场提质扩容成为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助推力量;下沉市场和农产品上行进一步激活了消费升级新需求。产业侧来看:疫情的暴发加速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核心将引领“新基建”建设,为未来发展新动力奠定基础;供应链数智化在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型消费+产业数智化 2020市场和产业趋势盘点


  抗疫催生新型消费迅速发展


  回顾过去的一年,一个逃不开的、最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抗疫。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全国众志成城、团结抗疫的同时,防疫措施限制了人群的出行和聚集,也改变了大家习以为常的生活习惯和工作方式,居家饮食、居家办公、居家学习成为今年上半年的常态。传统的线下接触式的消费受到冲击,线下消费加速向线上迁移,商品和服务消费线下业态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加快,同时线上商品和服务消费品类日益丰富,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互联网+服务”、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新一轮新型消费快速兴起。


  从零售市场来看,疫情之下,新型消费的新一轮高速发展首先体现在了线下消费线上转移显著加快。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8万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6.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4.3%,较上年同期提高4.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新型消费的迅速发展也表现为线上消费商品和服务品类日益丰富,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受疫情影响,线上购买和使用医疗健康服务增幅显著。互联网诊疗咨询同样增长迅猛。双十一期间,京东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订单量同比增长6倍。此外,疫情也让线上下单生活服务逐渐成为一项新的消费习惯。对比在京东2019年和2020年各月份的生活服务类目订单同比增速可以发现,今年生活服务类线上下单数显著增加,且这一趋势并没有随着疫情的缓解而降低。


  内需市场提质扩容助力“双循环”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使得国内国际环境和格局更为复杂,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以内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正是中央根据国内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环境提出的重要的指导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


  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内需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也在进一步加快,做大做强内需市场,深挖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将成为支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助推力量,消费市场的提质扩容在助推经济增长,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的作用将更加明显。


  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始终保持较高增速,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自2008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为11.2%,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8%的平均增速。2014年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三驾马车”中始终是最高的尽管今年存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但从主要电商企业快速增长的销售数据上,我们同样可以感受到消费增长的强劲动力。今年双十一期间,消费者在京东累计下单金额超2715亿元,同比增长32.8%。京东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过去12个月的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4亿,同比增长32.1%,增幅显著。


  “下沉上行”激活消费升级新需求


  下沉市场是我国人口基数最大、潜力最大的市场,是我国内需市场的基本盘,空间巨大。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增加,农村市场消费支出增长较快,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移动互联网的加速渗透,新技术打造现代物流体系更加成熟,激活低线级城市和农村市场的消费升级需求,下沉市场成为我国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中坚力量。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是农村居民消费的3.4倍,而到2019年城市居民跟农村居民的消费比重则降到了2.3倍。除了消费规模扩大之外,下沉市场的商品和服务消费也逐渐向高品质迁移。京东的消费品类大数据也显示,医疗保健、美妆护肤成为下沉市场消费者消费结构中占比提升最快的品类。


  供应链向下沉市场延伸,必然伴随着信息和数字化商业服务基础设施的触达范围的拓展,也为农产品对接市场,实现产销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农产品上行有效增加了低线级市场人群的收入,在贫困地区更成为当地脱贫奔富的有效途径,这反过来也拉动了低线级市场的消费升级的新需求。


  今年疫情进一步加速了农产品的零售渠道结构变化,越来越多农产品开始通过网络进行销售。今年三季度,全国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累计增速34.3%。自2015年开始,京东发挥供应链、快递、冷链等业务优势助力农产品上行,打造地域特色产业带,扶持了一批农产品品牌。今年一季度,在疫情最为严重的阶段,通过京东渠道销售的禽类、蔬菜和粮油增速显著高过同期全国水平。


  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提速


  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日趋成熟、加速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传统生产组织和生活方式,带动了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传统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领域正与互联网进一步融合,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今年以来,疫情的暴发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了显著冲击。但是,疫情暴发以来,几个主要因素的叠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一方面,疫情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助推传统经济形态向线上转移,催生了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也加快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在疫情冲击之下,经济亟需创造新的增长点,数字化转型引领疫情之后经济走向复苏的重要动力。此外,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大国竞争格局变化,科技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也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


  在这一背景下,疫情的暴发和持续并没有打断众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脚步。例如,瓦轴集团作为一家具有近百年历史,主营业务全国第一、世界前十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京东的深度合作,探索在轴承领域实现仓配一体的行业解决方案,在全国物流网络建设、总仓承包、干支线运输、仓储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成为了工业品物流的优化升级典型案例。


  数字基础设施引领新基建


  “新基建”的提出不仅是疫情之后支撑经济迅速复苏的宏观调控调控的有力手段,更是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长期增长奠定基础的战略举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加快了“新基建”的推进进程。今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三大方面和七大领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有五项属于数字基础设施领域。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成为这一轮“新基建”的核心。通过这一轮面向未来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将进一步加快。


  在“新基建”加快布局的推动下,更多的企业也加大、加快了在相关领域的投入。近年来,京东在技术人才和技术基础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资,持续发力。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东物流共运营超过800个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在今年年底召开的JDD大会上,京东宣部成立探索研究院将持续投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领域创新,加速先进的技术成果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落地,引领产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供应链数智化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一代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供应链数智化的转型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今年11月份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建议要求加快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当前正是我国供应链体系正处在数智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更加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数智化的供应链体系正以更加高效的方式打通国内大循环中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在更大范围内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扩大交易的范围,推动分工的深化,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内部、产业之间的优化与重组,进而促进国内大循环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畅通。


  在今年抗击疫情过程中,日益数智化、全链路、社会化的供应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疫情期间,京东发挥其以供应链生态核心竞争力不仅有力保障救援物资迅速、准确地达到目的地,也推出了“企业复工保障计划”,确保复工、防疫物资的充分供应,同时大幅减免基础运费帮助更多企业渡过难关。


  结语


  面向2021年,今年的已经呈现的趋势将更加明确,随着时间发展,其后续展开也更加具体。


  新兴的消费模式会接受市场的进一步检验,也将面临新一轮的迭代更新。伴随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逐渐落地,实体经济数字化将进一步加快,更为数智化、全链路和社会化的供应链扩大了数字化时代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的触达广度和深度,下沉和上行也随之将更为广泛和深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基础将更为坚实,未来消费市场将更加值得期待。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