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推动基层警务工作提档升级,畅通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建设,塔元庄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于近日正式投入运营。
为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正定县公安局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零距离服务管理为目标,按照“做强、做精、做细、做实”基层警务为主体思路,全力打造集“便民服务、治安巡控、交通管理、纠纷化解、法治宣传”等功能融于一体的村庄里的基层警务新平台。
不仅有警务便民服务大厅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流动人口管理4类34项便民业务送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更依托塔元庄警务室拓展四大职能,全方位守护人民群众和谐安宁,让警务服务真实扎根基层,更接地气。
五大服务窗口,让群众足不出村享受警务便利
目前,塔元庄警务便民服务中心共设有五大服务窗口。
车管窗口的主要服务为驾驶证业务和机动车业务。驾驶证业务包含:初次申请摩托车驾驶证、增驾申请摩托车驾驶证、期满换证、超龄换证、自愿降级、遗失补证、注销驾驶证、转入换证、驾驶证损坏、申请和取消校车驾驶资格、满分学习、实习期考试、恢复驾驶资格等业务;机动车业务包含:核发检验合格标志、抵押登记、解除抵押、补换行驶证、补换检验合格标志、变更联系方式等业务。
户籍窗口主要服务有:1、负责辖区常住户口登记工作2、负责户政窗口的接待工作,办理有关户口证件3、负责职责权限内户籍管理事项的审查核准工作4、负责信息变更更正、补录、删除以及上级核准的户口迁移等户口业务的审查上报工作5、实施辖区内的户口调查工作,掌握常住人口,负责人口统计,实施户口整顿工作6、负责辖区居民身份证的日常管理、查验、核查、发放工作7、负责解决公民身份号码重号、错号问题8、负责辖区常驻人口登记表、居民户口簿、户口迁移证、准迁证、人才绿卡落户工作等。
出入境窗口主要服务有:1、群众办理出国境证件的咨询2、企事业单位办理涉外单位备案的申请咨询及延期咨询3、散居外国人的临住登记。
居住证窗口主要服务有:1、流动人口居住登记2、房屋居住信息变更3、办理居住证换领4、居住证补领。
综合业务窗口主要负责办理业务群众的咨询,解答疑点难点,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告知所属业务窗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办好事,还提供一些便民利民服务,如提供爱心雨伞、向群众提供应急药物、开水、口罩等用品
一流人员设备,提供多元人性、特色自主服务
一是配置身份证办理一体机和港澳自助签注一体机,安排专人值守,讲解操作流程,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的自助式服务;二是对无需本人亲自到场的业务提供代办服务,代收资料,代跑审核,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健全完善“容缺办理” 机制,推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等便民举措,为伤残、老弱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开展更加丰富的人性化服务;四是拓展服务延伸,为辖区居民和游客提供应急救助、信息咨询、失物招领等多样化的便民举措,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拓展四大功能,做强做精、做细做实基层警务
依托塔元庄警务室做强平台,在老百姓 “家门口”撑起“保护伞”。一是开展“大”巡防。全面融入县局 “四级”视频巡查体系,采取“科技+人力” 网 格化巡控模式,从“点”到“面”强化巡逻防范,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二是细化“小”交管。从车辆停放难、电车管理难等群众身边“小事”着手,规范停车管理和交通秩序整治,有效消除交通隐患。三是化解“微”矛盾。常态化开展全面细致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家长里短、房边地沿、农村琐事,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四是组织“全”宣防。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开展扫黑除恶、预防电信诈骗、禁毒、禁放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和对公安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
自3月7日平台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共为群众办理居住证业务35人次,车驾管业务27 人次,身份证及户籍业务5人次,相关业务咨询112人次,每日开展“视频+人力”巡查12轮,查获违规倾倒建筑垃圾1人,利用业务大厅和门前广场开展反诈宣传 900 余人次,开展交通疏导88次,平台作用初步显现。
塔元庄警务便民服务中心是正定县公安局创新基层警务治理新模式的突破性尝试,更是从思想和行动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举措。下一步,正定县公安局将以塔元庄基层警务新平台为基点,以“服务人民、方便群众”为根本宗旨,以点带面,全线铺开,逐步向有条件的社区、村庄推广,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不断增进警民鱼水深情,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践行“党有所指、民有所需、警有所应” 的总体要求,用老百姓的口碑,打造响当当的公安便民服务品牌标杆。
责任编辑:董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