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 安全运送旅客6.7亿人次

发布时间:2022-12-02 08:56: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2022年12月1日,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周年。10年来,哈大高铁累计安全开行动车组列车73.9万列,运行里程67117万公里,运送旅客突破6.7亿人次。为旅客出行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保障。



  哈大高铁纵贯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沿线地处高寒地带,冬季雨雪冰冻天气频发。经过探索和实践,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局集团公司”)形成了一套应对严寒和冰雪天气的安全运营组织体系,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完善了冰雪预警处置措施,实行道岔除雪除冰分级管理,按照雪量等级采取道岔加热融雪、间隔行车、人工除雪等方式,保证高速铁路的安全畅通。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全线共降雪588场,平均雪深67毫米,依靠严密组织、科学调度和有力指挥,保证了一列列高铁列车安全穿越冰雪,最大限度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作为世界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沿线冬夏最大温差近70℃。沈阳局集团公司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情况下,经过多年自主探索创新,全面掌握了高寒高铁的运营和维护技术。在列车上,实现了全列车厢恒温,克服了车厢连接处、车门附近温度低的难题;在线路上,攻克了高寒地区铁路的路基“冻胀”控制问题,实行“冬夏一张运行图”,全年按时速300公里运行;在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等设备低温适应性技术上,形成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运行的核心技术体系;在司机操纵上,总结并推广了冰雪天气行车的有效措施,确保高铁列车安全正点、平稳舒适。此外,沈阳局集团公司还在长春西站使用了世界最大号码的高速无砟道岔,突破了制约高铁列车进出站速度的技术瓶颈。10年来,哈大高铁已形成了集基础设施、移动设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了系统配套的高寒高铁安全保障体系,填补了一项项世界高寒高铁技术空白,确保了哈大高铁的安全有序运营。

  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沈阳局集团公司始终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互联网+”理念,引入智能设备设施,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全面实行电子客票,旅客“一证在手”便可畅行无忧;安设自动检票闸机,旅客进出站时间由原来的3.8秒缩短至1.3秒;提供手机订餐服务,只需动动手指,美味即可送至座位;推出在线选座服务,旅客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指定座位等等。沈阳局集团公司还对哈大高铁沿线车站进行改造,优化旅客进出站流线,实现站内无缝换乘。沈阳北站“009爱心服务室”、沈阳站“美丽服务台”、长春站“朱立红爱心服务室”、大连站“刘晓云工作室”等服务品牌,也用温馨优质服务赢得了中外旅客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同时,沈阳局集团公司还根据旅客出行需求,及时调整列车开行方向和频次,为旅客出行提供了充足的运力保障。

  带动形成东北高速铁路网。哈大高铁开通10年来,形成了以哈大高铁为纵贯南北主轴,北部衔接哈齐、哈牡、哈佳3条高铁,中部衔接长珲城际、沈佳高铁白敦段及长白乌铁路,南部衔接沈丹、新通等高铁以及丹大快速铁路的铁路网,并与京哈高铁京沈段链接,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形成了以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各主要城市到北京的4小时经济圈。如今,哈大高铁列车已经联通东北、华北、华中、华东等主要城市,通过中转换乘可以通达国内所有高铁城市。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极大缩短了区域时空距离,拉近了地区“经济距离”,如纵横交错的动脉血管,为东北地区振兴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客货运产品进一步丰富。哈大高铁的开通,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更激活了“短途游”“周末游”等旅游项目潜力。沈阳局集团公司以哈大高铁为依托,先后开行了“研学专列”“赏花专列”“赶海专列”“民族风情专列”等主题列车,充分满足旅客出游需求,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提高了百姓幸福生活指数。哈大高铁的开通还有效释放了既有线路的运输压力,沈大线年货运能力增加1150万吨,京哈线年货运能力增加1000万吨,哈尔滨的重化工业,长春的汽车工业、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大连的石化、造船和高新技术产业,鞍山的钢铁产业等分布在哈大高铁沿线的支柱型产业,也在“高铁速度”的带动下实现了快速流动整合。

  哈大高铁开通运营10年来,为东北民众出行带来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也将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添砖加瓦,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作出更多、更大贡献。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