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知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王威琪逝世

发布时间:2022-08-28 15: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复旦大学28日凌晨披露,著名生物医学工程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生物医学工程和信息学部主任,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8月26日21时38分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王威琪带领团队在医学超声图像处理、骨超声等领域获得多项成果,在超声诊断基础研究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卓越贡献。

  王威琪同志毕生致力于医学超声和医学电子学的理论、技术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血流检测研究,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电磁血液流量计”,研制了六十单元B型超声诊断仪,提出了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多普勒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方法。他曾获世界医学生物超声联盟(WFUMB)的Pioneer奖,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0多项省部级奖项。

  2017年,78岁的王威琪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身份,在复旦大学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并启动“双一流”建设之际,畅谈了自己对学校建设发展的想法建议,强调了“教育强则国家强,方向准则步子稳”的发展理念。

  这位在复旦学习、工作了60多年的复旦人,长期坚持学术创新,推动复旦大学学科融合创新发展。1956年,由复旦大学物理系打造的我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研制成功。那一年,怀着对理工科学习的强烈兴趣,17岁的王威琪考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五年制本科)。

  “先生只要一工作就精神饱满,一点都不像80多岁的人,他思维敏捷,我们很多人都没反应过来的问题,他能反应过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迟楠说。长期以来,王威琪聚焦学科前沿,引领国内信息学科的发展。“先生对整个信息大类的发展方向都把握得非常准确。2010年的时候,他就说我们要发展智能通信。”迟楠介绍,早在2010年人工智能尚未兴起之时,王威琪就看到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在他的引领下,学院不少教师都加入到了人工智能与通信结合的相关领域;学院还成立了智能科学工科实验班、技科实验班,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打造学科优势。

  作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所长,王威琪还积极带领着复旦大学乃至全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壮大。多年来,他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复旦航空航天系、基础医学院、高分子系等院系,努力在生物力学、数字医疗、生物医用材料等学科交叉领域合作发力,发挥不同学科优势,推动复旦学科融合创新。

  今天被学界看重的学科交叉融合,早在九十年代,王威琪就已经身体力行,坚持将物理学、数学、电子学、医学等多学科,融合起来发展。“先生从复旦物理系毕业后,又到电子工程系做电子,然后把电子和医学相结合,成为医学电子学领域专家。他自己学术发展的轨道就是一条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王威琪的学生、复旦大学副校长汪源源说。

  据悉,上世纪80年代,他所带领的科研组就运用物理学和数学知识,提出采用独立的双超声束Doppler效应定量测定血流速度,克服超声Doppler效应中的“夹角影响”,提高了血流测量的准确性,该成果在1985年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华山医院院长毛颖告诉记者,王威琪院士团队与华山医院多年来合作紧密,双方共同成立“智慧诊疗实验室”,围绕大脑疾病自动化诊断、可视化的手术导航系统,颅脑超声诊断小型化、微型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在脑疾病、脑肿瘤的智慧化的诊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同时,联合华山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共同打造“产、学、研、医”一体化联合实验室。作为国内的超声领域的领军人物,王威琪引领中国医学超声的发展进程。

  平易近人、和蔼乐观,是晚辈们对王威琪先生的一致评价。对待年轻人时,这位卓有成就的学术大家更像是一位“家人”,不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不遗余力地创造机会、提携后辈。

  “当我遇到学术上的困难时,他就会像对待家人一样听我倾诉。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总会开导我们,每次和他谈完,都感觉如沐春风,对自己的发展方向更加坚定。”毛颖说。王威琪看问题站位很高,总能对学科发展与学术研究方面提出高瞻远瞩的建议,但又不会让人有距离感,扶持着年轻人成长。

  王威琪的学生之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副主任邬小玫说,先生在指导她论文写作时,会逐字逐句地看,一改就是好多遍。为了让她得到更好的锻炼,王威琪还推荐她去日本参加生物医学工程交流研讨会,出发前反复指导她PPT内容。“看准方向、抓住机遇;百折不挠、形成特色;虚怀若谷、不断向前。”一张印刻着先生自勉的书签,寄托着她对先生的怀念,也激励着她不断奋斗。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