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盗版、仿制品在商品市场中仍频频出现,然而,此种公然剽窃的恶劣行为极大地损害了产品研发者的利益,进而导致商品同质化严重现象,打击了创新企业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保护知识产权势在必行。
盗版、剽窃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究其根本是“利益”作祟。众所周知,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工,且研发通常伴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在研发之初或许并不确定其“创新成果”是否会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然而,“仿制”现有畅销商品却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规避”了失败的风险。再者,“知识产权意识淡薄”是导致该现象愈发严重的另一原因。创新企业维权意识低,剽窃者违法成本小使得其“盗版热情”愈发高涨。相比其收获的高额利润,较低的侵权罚款对于侵权者来说“无关痛痒”,其侵权行为自然愈演愈烈。
然而,若我们放任剽窃现象发展,势必会带来较为恶劣的影响。因为仅依靠“模仿”便可收获高额利润,且不用为此承担研发风险,会严重损害创新企业的利益,大大削弱其创新动力。久而久之,市场上抄袭行为横生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
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让创新企业的根本利益得到保障。企业则要不断完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积极推动产品更新迭代。消费者个人要树立产权意识,自觉抵制剽窃产品,主动检举盗版产品。由此,多方共同努力以严厉打击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进而推动创新。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