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前,杭州亚组委联合相关单位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努力“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亚残运会”。
据介绍,在实施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绿色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组织者通过发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林业碳汇、碳信用、碳配额、碳普惠等方式实现碳中和,杭州将努力打造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
接下来,杭州亚运会将通过碳中和核算数字化、碳中和参与全民化、助推区域发展均衡化、推动实践成果制度化等4项举措实现碳中和赛事。比如,开发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数据管理平台,将数字化技术运用到碳排放核算等工作中去,实现数据可追踪和部分数据动态更新。而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行动、碳中和工作中的有效举措,还将被总结提炼为大型赛事活动绿色低碳运营地方标准,为亚运会、亚残运会后省内活动提供示范。
亚运会碳中和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比较强的工作。杭州亚组委将联合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林业局、省能源局等单位,按照国家《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等有关规定,编制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在强化减碳方面,杭州将实施亚运会、亚残运会绿色行动,通过绿色场馆、绿色电力、绿色交通、绿色办公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筹办过程中的碳排放。在中和抵消方面,发动企事业单位捐赠碳配额、碳信用、碳普惠等方式用于亚运会、亚残运会碳中和抵消。
在公众参与方面,运动员、劳动模范、市民、志愿者等向全社会发出“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倡议,通过开展“我为亚运种棵树”“我为亚运节度电”“人人1千克 助力亚运碳中和”等活动,发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