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云南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

发布时间:2022-09-08 11:05:14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者9月7日从中共云南省委召开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自觉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取得显著成绩,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督察专员曹永恒介绍,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有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云南的生物多样性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十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始终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建立完善制度、健全保护体系、科学合理利用、弘扬民族文化、创新保护思路、强化监督整改、加强宣传教育、强化交流合作、办好COP15不断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

成立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及专家委员会,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在全国较早制定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先后颁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生物物种资源保护与利用、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系列规划计划。成立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多次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会议。今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高位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在全国率先颁布第一部地方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率先出台首部生物多样性保护司法文件——《关于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改革创新 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十六条措施》;率先提出极小种群物种概念并开展极小种群物种拯救性保护工作;率先开展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并实现省域全覆盖。

健全保护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云南省已建设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62个,积极创建亚洲象、香格里拉、高黎贡山等国家公园,建设全国唯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生物种子库——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和离体保存为辅的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全省90%的典型生态系统和80%的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实施珍稀濒危、极小种群和特有物种的拯救、保护、恢复工程,巧家五针松、华盖木、云南梧桐、亚洲象、滇金丝猴、绿孔雀、大理弓鱼等一大批濒临灭绝的物种重新获得新生。曾经在滇池野外灭绝的滇池金线鲃,人工繁育成功,重新引入滇池,种群数量不断扩大,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范例。全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0.90%,其中,生物多样性重要区域占红线面积的55.2%,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区域均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了云南“三屏两带多点”的生物生态安全格局,系统保护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宝库更加稳固。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