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甘肃泾川:易地扶贫搬迁惠民生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09-08 09:51:47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甘肃泾川:易地扶贫搬迁惠民生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美丽的王村镇朱家涧移民新村全貌

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泾川县把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助力贫困山区群众脱贫的重要举措,组织动员居住在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条件差的山区群众进行集中易地搬迁安置,通过移民搬迁与产业扶持、综合服务配套,让搬迁户不仅搬得出,而且稳得住、能致富。

玉都镇移民新村是2018年玉都镇为安置从北部干旱贫穷山区搬迁的西王、刘李河、星火、贾洼四个山区乡村群众规划建设的,新村共安置群众3201193人。如今,移民新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便民中心、图书室、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极大地方便了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

初秋时节,记者来到位于玉都街道以西不足1公里的玉都镇移民新村安置区,只见笔直的硬化路直通小区门口,路边整齐排布着各种政策法规宣传栏,不远处是移民新村的设施蔬菜大棚。村口巨石头上移民新村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安置区内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比肩而立,各种小花园、小草坪分布在楼栋之间,小广场上老年人畅聊着美好的新生活。

今年是66岁老人王等秀搬进移民新村的第四个年头,老人说自从搬到了移民新村,出行都是硬化路,家里用上各种电器,还还接通网络,千里之外务工的儿媳也能随时通过视频看到小孙子,一家人日子过得很舒心。

过去住在山沟里,出行不便,吃水要人担驴驮,很不方便,特别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水都担不上来,种庄稼也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很艰难。王登秀老人说,自从住进了移民新村的楼房,做饭用的天燃气、自来水,都很方便。外面有社区卫生所,出去随时量个血压、买药,特别便利,家里还承包了几个菜棚,有了产业,日子越过越好了。

如何让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后续产业是关键。2020年为了解决搬迁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县镇两级政府长远谋划,紧盯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后续增收产业培育,确定了发展设施蔬菜的思路,通过争取项目资金,分两年建成日光温室10座,钢架大棚261座,打破了大棚蔬菜只能在川区种植的传统观念,让他们安居的同时,有了赖以支撑发展的产业。

以前在山上的时候,只能靠种庄稼、养牛,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玉都镇西王村村民刘国智说,自从201810月份搬到移民新村,我承包了政府修建的温室大棚,种了蔬菜,年收入能达到六七万元。

有了稳定的产业,销售是关键。在政府的协调和科技人员的指导下,安置区群众种植的甜瓜、辣椒、水果萝卜等蔬菜因为品质好,在地头就被客商预定,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从移民新村搬迁以来,玉都镇专门安排一名科级干部负责协调发展产业,从新村的蔬菜大棚修建开始,玉都镇党建办主任卢鹏涛就开始负责,到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年头,他见证了整个新村的发展。

园区建成以后,我们逐步解决了群众不愿种、不会种和销售难的问题,目前产销两旺,真正群众增收有了保障。正在菜棚里查看蔬菜长势的玉都镇党建办主任卢鹏涛说。

甘肃泾川:易地扶贫搬迁惠民生 绘就幸福生活新画卷 

玉都镇移民新村蔬菜大棚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同样惠及了王村镇朱家涧村的群众。朱家涧村是典型的山区村,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年轻人纷纷选择了逃离,剩下的妇幼老弱只能守着大山,过着穷日子。转机发生在2019年,随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地,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朱家涧群众整村搬迁到了王村镇街道,搬进了移民新区宽敞明亮的新房。同时,镇村两级积极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多方配套广场、花园、卫生室、道路、水电气等服务设施,舒适优美的环境开启了朱家涧村贫困群众的新生活。

19年搬出来到这里生活变化变化大得很,托共产党的福,我们真的享福了,冬天不受冻,天然气地暖,做饭不用烧柴,方便的很。” 正在家里陪老伴看电视的王村镇朱家涧村村民朱仁录说。

搬迁群众住得安心,收入还要有保障。镇村两级积极培育产业,先后建成日光温室13,钢架拱棚235,动员群众种植设施蔬菜的同时,由兴涧养殖合作社牵头建成养殖场,部分群众通过肉牛养殖发展产业。如今,得益于国家好政策,朱家涧村125户群众挪出了穷窝,拔掉了穷根,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老家是个纯山区村,山大沟深,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困难,种粮食是靠天吃饭,主要收入来源是靠种大葱,收入很有限。自从搬迁出来以后,群众是看病、买卖东西、娃娃上学都方便了。政府还给我们协调修建了蔬菜大棚,群众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王村镇朱家涧村党支部书记朱惠平说。

玉都西王、王村朱家涧只是泾川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缩影,十三五期间泾川县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紧盯黑梁河流域、泾汭河面山、红河流域和北部干旱山塬区4个特困片带,严格落实政策,科学制定规划,精准实施搬迁,累计建成王村镇朱家涧村、太平镇荒场村、玉都镇北部山区移民扶贫搬迁等4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18627465人。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肉牛养殖、果品等特色产业,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让世代生活在恶劣自然条件下贫困群众成功摆脱了贫困的代际传递,真正实现了移民群众搬的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