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发布时间:2022-07-21 09:27:54   来源:环境与生活网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了解到,由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会同通州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近日获市政府批准实施,按老地名(历史地名)、派生地名、创新地名三种类型分类,北京城市副中心对片区、主要道路、桥梁、公园绿地和个别居住区名称进行了命名,总数量364个,其中,老地名(历史地名)185个,派生地名121个,创新地名58个。12个组团,构成12个地名片区,命名道路217条(包括城市干道名称33个,街区道路名称184个),命名桥梁、隧道名称110个(跨河桥梁名称108个,隧道名称2个),命名公园绿地21个、居住区4个。另有部分等级较低的街区道路和留白区道路未纳入此次规划命名范围,以便给未来的发展留下余地。

地名既是指位的标识,也是文化的体现,是一个地区地域特色的最佳概括。《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认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区域特色主要体现在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产业发达、宜居城市初具规模等方面。

因此,《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将副中心地名总体特征概括为春城、水城、古城、漕运、宜居宜业五个方面特色。具体规划思路为,一是对北京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名规划对象进行整体考虑,结合命名片区功能定位和历史文化特色,重视整体性与局部性、层次性与结构性的有机配合,以及与周边区域地名的总体协调;二是着重体现副中心的地域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地区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载体。大运河文化是通州最主要的历史文化,北京城市副中心须彰显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地域历史文化特征。三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功能和未来发展趋势。注重结合副中心规划的生态特色体现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文明,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创新方式展现美好的发展前景。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片区名称规划图

记者梳理发现,在城市绿心片区,命名原则是结合规划功能创新命名为主,通过创新体现绿心生态功能、运河文化景观,同时保留重要体现运河文化的老地名。如位于城市绿心片区的“潞河湾路”,就因位于潞河拐弯之处得名,“彰新路”则寓意此地彰显新气象,也因其位于张辛庄而取其谐音。

文旅区片区的命名原则是体现漕运和规划功能,也结合通州生态特色设计新名。如“曹园北街”“上码头路”等原有村庄名称全部以路名等形式保留了下来。

此外,一些重要的历史地名,如“通运门”,因体现深厚的古城文化被保留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还明确,对历史地名的保护不应只停留在保留阶段,对现已消失但很重要的历史地名应给予更多重视。比如,通州城出现过的极具通州地方特色的闸名,如“通流闸”,以及城门名等,将来遇有新的城市改造机会时,可以作为地名资源加以发掘。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道路名称规划图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居住区名称规划图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地名称规划图

定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为364个地点命名,突出五大特色 

北京城市副中心桥梁名称规划图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