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消费新动能持续释放2021年消费或“V”型反弹

发布时间:2021-01-07 23:35:26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承健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0年年末,CPI转负,价格效应拉低了消费增速。如果剔除价格效应,2020年的商品消费增速恢复到7%左右,与2019年平均水平相当。从2020年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分析,消费具有较强的恢复动力。他预测,2021年,我国消费依然强劲。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庆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发展趋势上分析,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和疫苗的普及,2021年消费形势有望迎来“V”型反弹。一方面,居民出行得到改善,这将推动餐饮、旅游等服务型消费的极大增长;另一方面,企业复工有望加速,就业形势将得到改善,居民可支配收入会增加。此外,在新发展格局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将立足国内大循环,深挖消费潜力,开拓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消费新动能:做强内需市场服务型消费蕴藏巨大潜力


  从商品实物消费方面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意愿和能力仍比较强。虽然服务型消费有所下降,但是住房、汽车等耐用品消费在2020年增长较快。李承健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加之科学精准的防控措施,服务型消费会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释放。


  2020年,海外消费回流“捧红”了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李承健表示,受疫情影响,高收入群体的高端需求回流到国内,这种回流在2021年还会延续。如果回流之后国内的消费品质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将有效激发国内高端消费市场潜力。


  另外,周边游、短途游、线上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和业态不断涌现,新基建不断推进,新需求引导新产品研发供给等,都会对2021年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黄庆华表示,2021年,创新驱动和启动内需将成为促进消费增长的新动能。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普及,物流体系日益完善,传统零售模式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能创造出许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另一方面,为适应消费结构变化,亟待加快发展绿色、健康、安全的新型消费,培育新兴市场,能有效拉动消费增长。


  黄庆华表示,2021年,一是随着城镇化率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不断改善,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上升;二是信息化的快速普及为消费市场打开了新通道,加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数量巨大,其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强劲,为我国消费市场提供了强大内生动力;三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务型消费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四是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逐步落实,为提升消费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提高中等收入人群收入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谈及2021年消费仍有哪些制约因素,受访专家认为,除了受疫情发展形势以及防控措施影响外,还有以下因素。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短期内进一步扩张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高房价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此外,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城乡储蓄水平居高不下,消费信心难以有效提振。


  如何破解?受访专家一致认为,应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加强稳就业政策,提升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中等收入人群的可支配收入,释放居民消费活力。


  李承健认为,做好需求侧管理是推动消费的重要方面。一是靠制度改革,释放居民消费需求。诸如涉及医疗、教育等预防性储蓄,政府可以通过加强资源供给,提升公共服务,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强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让居民放心消费。二是直接引导消费,通过补贴政策或税收优惠等,带动汽车、家电等特定商品消费。三是严把商品质量,推动供给侧改革。此外,疫情防控要更加科学精准,为服务型消费创造有利条件的同时,还应提质增效,稳住高端回流消费市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经济学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执行主任陈彦斌教授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应转变增长方式,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改善居民资产负债表,尤其是减轻居民房贷负担对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居民预防性储蓄;改善消费环境,提高居民消费意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产品质量,从供给端促进居民消费。


  在黄庆华看来,2021年,应充分把握消费群体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发展壮大夜间消费、假日消费、“互联网+”消费等;完善节假日制度,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