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70多年的辉煌历程中,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三大重要理论成果。一是在“新中国”形成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二是在“新时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三是在“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从“新中国”到“新时期”再到“新时代”,文化发展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讴歌社会主义新时代,塑造时代新人,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不断诠释和渲染中国特色,书写了中华民族新史诗。在立足现实国情、回应时代关切中,我们以文化理想的弘扬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以文化成就的辉煌彰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助力中国的文明型崛起。
从总体上看,“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有力拱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新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认识到文化的双重属性,在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教化的同时,积极发掘文化的商业属性,在解放文化生产力中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凸显了文化的经济维度,有效增强了国家“软实力”;“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文化竞争在全球战略格局重构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文明价值引领的作用愈加彰显。在历史的螺旋式上升和理论探索中,文化的政治维度、经济维度和文明价值相互交织交融,共同推动中华文化向全球高势能地位跃升,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繁荣兴盛。这既是实践的探索,也是理论的创造,更是以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的生动写照,并正在形成获得世界普遍认同的中国文化理论学术话语体系。
一方面,理论探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随着文化自觉的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的格局。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其中,核心要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释放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和人民主体地位,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进一步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文化根基。
另一方面,理论探索明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文化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以文化建设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成果和经验启示。
回顾新中国70多年文化建设历程,三个历史时期围绕三个核心词形成了鲜明的价值指向。“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主要强调政治功能,“政治”是核心词,文化建设旨在巩固党的领导权。在理论探索中,文化发展紧密围绕国家独立强化政治认同,重在捍卫社会主义政权,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一系列影响深远的红色经典中展现出追求革命精神的宏大叙事和共产主义理想。
“新时期”的文化发展凸显经济维度,“经济”是核心词,以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夯实了意识形态工作的经济基础,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文化发展被纳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大局,文化以独立形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形成了经济、政治、文化三足鼎立的格局,在思想解放中迎来文化大发展的机遇,伴随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启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使大众有了更多文化获得感,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
“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彰显了文明价值理念,“文明”是核心词,文化在人类文明跃升中发挥了价值引领作用。越来越多的精品在文化高质量发展中不断涌现,文化自信在勇攀艺术高峰中进一步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越来越清晰,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日益高扬。中华民族在历史和现实的逻辑统一中迈向文化繁荣兴盛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新境界,也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多贡献。
70多年文化建设让社会主义文化旗帜高高飘扬在神州大地,近十四亿人民正以磅礴之力书写中华民族的新史诗。成就的取得殊为不易,诸多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量:
一是全面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全面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70多年文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坚强保障。具体而言,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就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化改革发展领导权,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体现在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协调把握文化双重属性之间的平衡等方面,既坚持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注重发挥文化育人、文德教化的功能,又重视文化的商业属性、凸显经济维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之融入国民经济大循环,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使文化发展真正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在新时代,文化在党和政府工作全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文化发展不单是文化部门的事,还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职责,强化“一盘棋”的理念,动员和推动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强大工作合力,更加自觉地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
二是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尊重文化多样性,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独立一体,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文化发展如百花盛开才能姹紫嫣红,多元文化相互交流补充才能相得益彰,文化多样化发展才能不断涵养良好文化生态。多元发展不是无序,而是有主导、有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和引导,一元与主导相互促进、相互竞争,营造多元包容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与发展道路的成功探索,使我们科学总结了文化的多重属性,特别是正确把握了政治性和艺术性之间的关系,避免了概念化、大而空文化现象的泛滥,使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作品不断涌现。
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是否繁荣,主要取决于其文化创新创造能力强不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文化思潮之间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对文化的要求更高,这一切的焦点都指向了文化创新。新时代是鼓励文化创造的时代,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方法是深入人民、扎根群众,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民群众文化创新创造的积极性,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让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活力充分迸发。
三是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加强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文化是有根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返乡”的路,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越是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就越要坚持文化传承,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底色,进一步夯实当代中国人站稳脚跟的基础,在全球舞台上鲜明地亮出中国特色。
文化领域每一次理念上的重大突破和手段上的重大革新,都为文化发展带来宝贵机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我们愈加迫切地需要在开放的文化视野中加强文化创新创造,在多元文化竞争中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培养造就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70多年文化建设鲜明体现了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核心要义。文化发展既要顶天立地,更要铺天盖地;既需要大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家、艺术大师和名家,也需要大量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各类文化骨干。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需要依靠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媒体融合发展时代,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大批文化名家、领军人才。同时,文化发展还要接地气。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文化发展要坚持与时代同行,做到胸中有大义、心中有人民、肩头有责任,发时代之先声、开社会之先风、启智慧之先河,使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真正高擎民族精神火炬。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