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地方经济 产业 社会瞭望 城市 民生法治 生活 热点资讯 文化 点击更多

2020,我们学会了坚韧前行

发布时间:2021-01-05 22:45:46   来源:网络搜集    
字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这一年,过得特别漫长。每一个日子都过成了岁月。经此一年,我们的人生增厚了许多,不论你处在哪个年龄节点上,因有这年,每个人的人生都平添了些许沧桑,哪怕是个孩童,经历这一年,也会早熟许多。

2020,我们学会了坚韧前行

这一年,注定难忘,即便人类历史如何偷工减料,也绝不会被潦草带过,更不会缺页、留白。此年沧桑赋予人们共同的底色,在不同人生背景板上着色,深深浅浅,或浓或淡,无人能逃脱它幽灵般的影响,定当在我们人生轨迹上留下斑驳的屐痕和刻印。

所有的斑斓人生,所有的芸芸众生,在横空出世的新冠疫情面前,都不得不暂停、稍息。生活被迫停摆,行程骤然中断,一切都猝不及防,这个星球上最傲娇和尊贵的生灵,在承平经年的岁月里,娇纵了自信和理性,自认为科学技术能给我们披坚执锐,把灾难、病害挡在死海之外;我们对自身的能力盲目乐观、自信,总觉得人类的集体智慧足以抵挡各种不虞之灾。

这场旷世疫情与人类开了残酷的命运玩笑,让我们付出沉重的代价,它再次提醒健忘的我们,轻飘的自信和盲目的乐观并不能护佑我们一路平安。即便在晴好天气里,也不要忘记带伞,以防不测风云。

经此一年,我们深切体验到人生的阴晴圆缺,体验到人生的厚度,人类命运不可能一马平川,猛地一个趔趄,倾覆了生活的惯性。所谓一路平安,在这一年被掀得人仰马翻。新冠疫情的狰狞和恐怖让生活阴云密布,我们集体进入了至暗时刻。经受过山车似的失魂落魄,每个人都经历了灵魂拷问和极地考验。在无路可退的绝地里,别无选择地学做西西弗斯,与命运拼搏。

脆弱的人生也可换一种活法。疫情是一场炼狱大考。在躲不过的命运挑战面前,只能变被动为主动,置于绝地而后生。于是,我们见到太多的平凡英雄在逆境中逆流而上。在泰和、静好的年月里,这些逆风涌出的平凡英雄,皆是一株株无人知道的小草。他们生活在各自的庸常中,散落于寻常陌巷,过好各自的人生,波澜不兴,人生安稳。

但平地一声雷,疫情横空出世,打乱了所有人的人生节奏。在新冠这一人类公敌面前,散落在各处的人们,从各自的生活“茧房”中倾巢而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空前地聚在一起,在各自的点位上,担当抗疫使命。

这是一场智慧大考。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人类的智慧逼近大限。虽说,知识递进和技术疾行给我们打造了很厚的安全屏障,但没能确保人类一路安顺、生死无虞。突发险情严重冲击了人类安全防线,也激活了人类的求生本能和应急智慧。在生死大考面前,人类的智慧不仅表现在攻克病魔的技术紧急集结上,更表现在人的社会性智慧上。藉此,将身处于疫情风险中的人们一个个救生上岸,用人类智慧的诺亚方舟,援救人类脱离死海。

这是一场意志大考。在凶险的疫情面前,人的血肉之躯是脆弱的,但人是意志的动物。生死大限考验人的意志底线。我们看到平素纤弱的女孩,转身走向抗疫战场,白衣变戎装,满身坚强;我们看到外卖小哥,无惧病疫,逆火前行;更看到全国民众倾国倾城,群策群力,抱团抗疫,把所有小写的“一”变成大写的“一”,把“小我”淬炼成“大我”。这是一场意志的接力,更是群智的汇集。

这是一场制度大考。大灾难测试制度的成色和硬度。当全人类陷入一场空前的抗疫大战,制度竞争不可避免。大疫面前,众生平等,然而生活在不同制度背景下的人,因制度不同,会显现不一样的抗疫力量。在这场巨型灾难面前,那些平素以制度优越论示人的国度反而变得不堪一击。那些声称无比优越的制度,却不能护佑子民的底线安全。试问,其优越感究竟在哪里?制度竞争胜负如何,这场大考已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其实,这场疫情一不小心成了国情教育的生动课堂。

这是一场人类文明大考。人类文明经历千年演进,经受日晒雨淋,遭遇各类极端天气,经过无数考验,绵延至今。如今,人类文明又遭遇历史性重击,经历一场空前的考验。在这场旷世大考面前,人类仍然保持站立的姿势,没有弯腰,更没有趴下,而是选择用人类特有的文明方式,应对极限挑战。

经由这一年,我们学会了坚韧,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学会了坚定,也学会了谦卑。这其间,虽遭遇了惊吓、误解、冲突和歧视,但我们深信,螳螂挡不住滚滚历史车轮,阴谋赢不过明智,雾霾遮不住阳光,关隘锁不住江河。在这一年,经历了大考的我们,已练就了强大的心肺和大脑。

既然漫长、凛冽的寒冬都熬过去了,还有什么不能承受之重?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自信,凭籍我们的智慧、意志、制度和文明,任凭风吹浪打,仍能从容前行。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联系电话:010-53325332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