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一场有趣又特别的“实景课堂”在江苏南京汤山矿坑公园正式开课,这是2023江苏省中小学“生态文明第一课”。线下开课的同时,线上近600万人次通过网络直播集中观看了“这一课”。
这场别开生面的户外课堂用新颖的教学场景、多样的教学方式、全面的教学内容,面向全省中小学生群体普及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随着“生态文明第一课”启动,2023年江苏省各地的中小学“生态文明第一课”活动也纷纷拉开帷幕。
生态环境教育
让生态文明“种子”植入孩子心田
“大家都认识哪些水生植物?”“湿地里长的水生植物有什么好处?”淮阴师范学院教师、园林学博士许勇以“淮安地区植物种类及多样性”为主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常见的植物种类与鉴别、水生植物对生态环境质量指示作用、生物安全(入侵物种调查)等方面进行授课。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课、满怀激情地发言,生态文明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田。
除了生物多样性主题,全球气候变化也是“生态文明第一课”的关注点。在主题为《一“课”“度”》的公开课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志红从全球变暖及原因、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对气候变化江苏所做的举措和取得的成果,如何低碳生活等方面进行授课,并带领同学们进行现场研学。
“通过‘生态文明第一课’的活动,我们为中小学生群体普及生态环保、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方面的知识,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深根植于心,为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江苏打下坚实的基础。”江志红说道。
在苏州的社区教室内,同学们通过网络直播,认真地听完了江志红老师《一“课”“度”》的全面内容,环保志愿者讲师也围绕课程主题发起“个人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开启绿色低碳生活”的话题,带领学生们一起讨论。
在生态环境教育中,探索者不仅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来自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分校方兴小学的同学们,以独特的视角带来了他们的课题研究——“方兴丛林”的营造建设课题。“我们不仅是环境问题的发现者,也是环境保护的探索者。”李周一同学说道。探索自然的种子从悄然萌发到开花结果,从课题报告中就可见一斑,实验数据、汇总表格和调研,无一不深入浅出地展现着未来环保的畅想。“我的愿望很简单,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未来的天更蓝,水更清。”
走出课堂
打卡生态版City walk
把课堂搬进大自然,会是什么模样?
今年南京市的“生态文明第一课”打卡了汤山矿坑公园,同学们不仅在这里探索生态系统保护对环境修复的重要性,还跟随老师一起前往南京江豚水生生物保护协会打卡点,学习长江江豚和南京本土生物的分布、习性以及保护现状。
8月15日,南京市生态环境局联合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发布了4条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线路图,即南京生态版“City walk”(城市漫步)路线。路线以生态修复、生态党建、长江大保护、低碳生活为主线,同学们围绕这四条南京生态版City walk路线,开启生态探索之旅。
“拿到盖满章的City walk打卡,心中满满都是成就感。”盖完最后一个打卡章,参与活动的杨云熙同学收获感满满。
据悉,在南京市,共有34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把各类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的场所资源作为展示南京生态文明活力的文化新名片。“我们要通过创新‘生态+科普’教育模式,积极打造‘线上+线下’实践课堂,把‘景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讲解变互动’,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成效,有力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南京市委常委、江宁区委书记林涛表示。
在江苏各地,生态版City walk路线当然不仅在南京。
淮安版的“City walk”路线以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为主线。8月上旬,淮安市生态环境局先后组织邀请全市中小学生代表分别走进古淮河生态公园、金湖荷花荡风景区、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洪泽湖大堤。
在金湖荷花荡风景区的植物园,郁郁葱葱、形态各异的植物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一片叶子的形状,一朵花的颜色都成了探讨的话题。讲解员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向同学们延伸普及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知识。同学们时不时停下脚步认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苏州的“City walk”路线则来到了社区。讲解员带同学们到苏州工业园区泾上社区的“平安里共享花圃”,参观“雨水收集器”“厨余垃圾堆肥箱”“自动灌溉喷灌”三大法宝,了解身边的绿色低碳措施。据悉,该社区正在积极打造“微型活水园”环保科普基地,优化雨水收集设备,增强居民对城市及自然界水循环了解,引导居民爱护水资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是未来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享有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陆卫东表示,希望广大青少年通过“生态文明第一课”进一步了解环保知识、培养环保意识,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融入个人生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环境与生活网-《环境与生活》杂志社官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或《环境与生活》杂志”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环境与生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环境与生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环境与生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良内容举报/投诉 电话:010-87926684 邮箱:hjysh001@163.com @环境与生活网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913室
杂志出版许可证:京期字第2637号 备案号:京ICP20200471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6576号